小学语文学生课外阅读困境及对策探究 冯有顺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冯有顺
[导读] 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学习者的一种自发行为,学校教育除了提供给学习者系统、规范的学习环境和机制外,更加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广西省靖西市新甲乡峒平小学  冯有顺  533818

摘要: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学习者的一种自发行为学校教育除了提供给学习者系统、规范的学习环境和机制外,更加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语文是一门宽泛学科,虽然有着明确的学科界限和内容,但是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却能应用到其他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基于此,对小学语文学生课外阅读困境及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困境;对策
        引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有效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够解决学生阅读习惯不佳、阅读效率较低和兴趣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有用信息,并且实现自身阅读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是国家教育、小学生自身成长的客观要求。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的底线为145万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要匹配以不同的学习目标。古诗词、寓言、童话、成语、名人名言等都需要小学生阅读。但是仅仅依靠课上阅读是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需要在课外广泛开展阅读,而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就需要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原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课改要求,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另外,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小学生终将步入社会,终身学习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其中阅读能力的养成能够奠定其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
        受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难以形成较强的阅读兴趣。一些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没有为孩子做好榜样或者打好基础,没有为孩子创设积极、宽松的阅读条件。有些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属于看闲书,非但没有正确引导,而且还限制了孩子的课外阅读。有的农村小学生还因为课外阅读被家长严厉指责和批评,被认为是偷懒。
        (二)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阅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原来要去图书馆和书店去看书,如今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阅读到想要阅读的东西。但是,小学学生阅读有个性诉求,而适合其阅读的内容并不丰富即使有一些内容,还不是轻易能够看到,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也无法形成阅读,这自然是客观限制了。教师和家长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很多课外内容是根本无法找到的,自然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匮乏。
        (三)教师未加以重视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按照要求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阅读书籍。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中创设阅读情境,或者留出课上时间给学生进行阅读。


但是,大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化地执行国家和学校的指示要求,没有深入探究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潜在因素。
        三、解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一)通过“快乐读书吧”的科学运用,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的,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但是由于其数量有限,不利于学生阅读量、阅读面的拓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对“快乐读书吧”版块的科学运用,就实现了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提高了学生阅读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快乐读书吧”,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在“快乐读书吧”进行精彩片段的介绍,来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对整本书的有效课外阅读。如在“快乐读书吧”中节选了《丑小鸭》的片段,引起了学生对丑小鸭命运及遭遇的关注,实现了对整个童话故事阅读兴趣的激发。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快乐读书吧”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使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可以发挥兴趣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心理、性别、性格和年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各不相同。教师在推荐阅读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把这些差异当作重要的参考依据,因人而异推荐阅读内容。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符合儿童特点的文学名著,包括《昆虫记》《爱的教育》等。
        (三)丰富阅读资源,创设阅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应该是解决课外阅读问题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阅读资源整合意识,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学习的机会。课外阅读未必要在家里进行,在学校也可以看到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宣传栏、多媒体、图书角等展开课外阅读设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时空条件。特别是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创建,让师生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地展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展开设计和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内容。
        结束语
        课外阅读是对语文学科课内学习的有效支持和补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致因展开深度研究,促进相关对策的诞生。课外阅读不能是自由的浏览,教师要在阅读方法上做出积极研究,还要对阅读内容、阅读目标、阅读活动展开创新设计,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外阅读主动性,促进课外阅读认知能力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齐波.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1):3.
[2]刘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J].读写算,2019(31):148.
[3]谢亚清.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