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赵晨
[导读] 探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效果

赵晨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康复门诊;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AIS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Boston矫形支具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影像学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1个月时,两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采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Cobb角。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整脊手法;牵引;疼痛程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指脊柱有结构性的侧弯,冠状面Cobb角>10°,并合并脊柱旋转的一种疾病[1]。同时因青少年面临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压力,低头时间过长,易增加AIS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往临床多采用运动疗法或佩戴支具等方式治疗AI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症状易反复,且不易纠正脊柱侧弯。而中医整脊手法、牵引治疗可恢复脊柱力学的平衡,但关于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AIS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AIS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10-19岁,平均年龄(14.18±2.35)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17±1.12)年。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1-19岁,平均年龄(14.38±2.14)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3.21±1.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知情同意书由监护人自愿签署。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并经X线检查确诊;②脊柱两侧肌肉不对称;③脊柱前屈试验阳性。(2)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治疗;②造血系统障碍;③已接受其他治疗。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取俯卧位,术者采用小鱼际、掌根在患者脊柱经膀胱部位进行按揉法、?法(自上而下),反复3-5次,充分松解腰部肌肉,采用较重手法对凸侧点,采用较为柔和手法应用于凹侧点,使肌肉变得结实且有弹性,一般在5min左右;采用拇指点、按、弹、拨督脉各穴,并采用拇指按揉两侧膀胱颈主要的背俞穴位,并推拿提捏华佗夹脊穴处,也可推按凸侧脊柱棘突,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刚柔相济,时间为5min,患者坐于正骨复位椅,以胸10椎体为顶椎右侧胸椎侧弯为例,先用掌根或拇指摸清顶椎棘突,并将其顶住,将患者的右手臂抬放于头喉部,操作者的右手从患者右腋窝向前伸出,拥抱患者的左肩。助手面向患者,用两腿夹住患者左下肢,双手按压患者大腿根部,保持患者坐姿。要求患者前倾并向右旋转,当受力点到达偏离的棘突时,操作者的右手支撑着患者的身体,使脊柱逐渐弯曲并拉向右上角。左手向另一侧推,使椎体移动,以拨正偏歪棘突,两手协同,听见咔嚓声,反过来嘱咐患者将左侧手臂放于头后部,术者左手抱于患者右肩部,右手顶住偏歪的顶椎棘突,左右平衡治疗,然后指导患者坐正,运用分筋理筋手法,放松脊柱侧弯两侧肌肉。将患者的资料输入牵引床电脑内,自动设定牵引模式、力度,刚开始为60-100N,视具体情况,将牵引度增加,最高可到120N,牵引时患者取平卧位,上下牵引皮带捆绑的位置在侧弯椎体上下,并根据侧弯及旋转方向设定牵引方向,每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d后进行下一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Boston矫形支具固定:对于在T7以下侧弯顶点的患者,采用腰、胸、骶矫形支具,对于侧弯的顶点在T7以上患者,采用颈、腰、胸、骶矫形支具,每天佩戴16h以上。
1.4 评价指标 影像学参数: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结束时采用X线测量患者的Cobb角;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Cobb角、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Cobb角、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青少年学习任务较重,以及过度的玩电脑、手机,并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导致坐卧姿态不正确,脊柱长期处于歪斜状态,增加AIS的发生风险。临床对于AIS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多数患者需进行保守治疗,佩戴支具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但脊柱侧弯纠正较为困难,且发育期间的青少年,脊柱正常发育,若采用器械进行固定,易导致矫正度数丢失[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Cobb角、VA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表明AIS患者采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Cobb角。中医整脊手法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注重整体概念,脊柱的棘突和横突可以作为矫正脊柱的杠杆,使歪斜的脊柱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在进行整脊手法前,采用按、点、推拿、揉等手法对背部进行放松,达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的作用,并可改善肌肉及骨骼的影响,恢复脊柱两侧肌力平衡[5]。而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牵引重量和牵引方式进行牵引。通过牵拉椎旁肌与脊髓韧带的连接结构,松解凹侧组织、伸展脊柱,从而增加脊柱活动度,复位脊柱序列,改善脊柱侧凸症状。因此,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Cobb角。
  综上所述,AIS患者采用中医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缓解疼痛程度,改善Cobb角。
参考文献
[1]吉登军,顾非,刘鲲鹏,等."以衡制弯"观指导推拿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7,49(3):65-66.
[2]王蔚文.临床疾病与疗效判断标准[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94-595.
[3]吴赞情,董补怀,刘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8):1070-1073.
[4]王明,刘书培,胡晓启,等.康复治疗结合矫形器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的应用23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10):31-34.
[5]李连泰,胡华,王书君,等.三法整合治疗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7,23(1):8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