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飞 李言志
(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山东高密261500)
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瘢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57例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将对象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3/35),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两项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瘢痕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可将其作为首选方案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烧伤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复合皮移植术;创面愈合;并发症
烧伤瘢痕的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外形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会对器官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是整形外科中相对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主要是借助组织扩张器的作用对缺损皮肤进行修复并起到器官功能再造的效果,是当前医疗水平下针对烧伤瘢痕的主要外科处理方针之一,虽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但整体效果良好[2]。为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将以科室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有力的研究数据,现将研究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57例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3-51岁,平均年龄(35.9±8.7)岁,瘢痕部位:面部9例、颈部10例、四肢16例;另将同时期接收的经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6.6±9.3)岁,瘢痕部位:面部7例、颈部9例、四肢16例。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两组患者的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均提示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作常规入院检查,并根据瘢痕面积和部位选择适宜的扩张器;行常规局部麻醉,于瘢痕周围将局部全层皮肤切开并置入扩张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实施负压引流操作后将皮肤缝合;完成上述操作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当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注水进行扩张,达到手术需要时,行二期手术将扩张器取出并取出疤痕,转移皮瓣修复损伤区,手术完成后继续行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持续监测患者的皮肤血运。
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术,术前操作与研究组一致,行全身麻醉;首先对患处瘢痕作常规切除处理并充分暴露深筋膜层,完成上述操作后作止血及生理盐水清洗处理,并在患处湿敷抗生素以充分清除创面微生物和细菌。其次,将清洗完成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表皮移植至创面,并尽可能保证紧密贴合,后借助缝合线进行固定处理,最后将抗菌素油纱覆盖于供皮区并用绷带固定。
1.3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级别:(1)显效,瘢痕改善或消失,局部功能恢复正常,患者无自觉的疼痛、瘙痒等不适应;(2)有效,瘢痕较治疗前缓解,皮肤色颜色明显变浅,患者自觉疼痛及瘙痒较治疗前降低;(3)无效,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之一。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0.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x± s)为计量资料,样本数据行t检验;(%)为计数资料,样本数据行x2检验;P<0.05反映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png)
3.讨论
烧伤不但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由此引起的皮肤溃烂还会对局部功能和患者的外在美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外科水平的发展和组织修复材料的更新换代,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在烧伤瘢痕的临床处理中,复皮肤软组织移植术和复合皮移植术均是常用使用方案;复合皮移植术主要是将异体脱细胞真皮移植至烧伤创面,并借助临床手段使之与表层皮片贴合并最终达到瘢痕修复的作用[3]。该方案虽然效果确切,安全性相对良好,但从过往临床应用来看,瘢痕皮肤的质地和色泽较之患者的皮肤存在明显的差距[4-5],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相对较差,对于患者外在形象的改善有明显的上升空间。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主要是借助组织扩张器的扩张效果来起到取出瘢痕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患处皮肤置入水囊,通过科学的注水使周围正常皮肤扩张生长[6];后期通过二期手术再将瘢痕切除并将多余皮肤覆盖在瘢痕创面,最终达到去除瘢痕的作用,相对于复合皮移植术等其他治疗方案而言,效果更为确切,但该方法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个月左右,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临床适用范围。结合过往工作经验,该术式在具体应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最大程度避免皮瓣感染破裂[7];(2)在置入扩张器后,应避免扩张器由于挤压和撞击导致渗漏等不良情况:(3)若患者置入扩张器局部出现明显的红肿和刺痛或伴有分泌物、体温异常升高等情况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处理;(4)扩张器置入后应叮嘱患者杜绝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摄入[8],并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另一方面,安全性也是评估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于临床的重要标准。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给予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尹诗璐,秦泽莲.真皮替代物在创面和瘢痕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6):476-478.
[2]高扬,靳明嘉,田甜,等.A型肉毒毒素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老年烧伤后瘢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0):2141-2143.
[3]谭龙潭.复合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瘢痕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5(1):11-12.
[4]李敏雄,马军,郑紫君,等.双层人工真皮复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J].中华烧伤杂志,2020,36(3):179-186.
[5]陈航,杨景军,魏子人,等.复合皮移植技术与富血小板血浆对烧伤后大面积瘢痕整复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美观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2):44-47.
[6]张钰,余州,马显杰.皮肤扩张条件下真皮中细胞外基质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4):250-253.
[7]刘鸿雁,蒋婷,黄文炼,等.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TLR4水平和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5):566-569.
[8]陈淑强,马显杰.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现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2):124-125,后插2-后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