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78例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马召
[导读] 对经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检查、诊断效果进行调查。


马召
(亳州市人民医院B超室;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对经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检查、诊断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7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调查样本,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统计。结果:78例患者中有73例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7.3%,其病理分型鉴别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超声诊阳性率97.3%,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80.0%。结论:经腹超声在疾病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经腹部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本病发病原因不同,患者临床中多以恶心、右下腹剧烈压痛、反跳痛为主要表现[1]。急性阑尾炎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疾病变化程度高,一旦出现病情恶化会引发阑尾穿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其临床表现不明,且可能存在其他并发症,例如肠梗阻等,若不能够明确诊断则会影响患者治疗。超声检查是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率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超声检查适应症广泛,可针对多种脏器病变进行扫描。本次研究将针对其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7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有患者均以右下腹疼痛为主诉入院;患者存在腹泻、胃肠功能障碍表现;无资料缺失者;无精神障碍者;无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障碍者。所有人员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患者年龄22-64岁不等,平均(43.8±4.3)岁,男性36例,女性4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3.2±1.1)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开展腹部超声检查,采用迈瑞超声检查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5-10MHz,保持膀胱充盈,患者仰卧位,在下腹部涂抹耦合剂,将探头置于右下腹阑尾区域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扫描压力,对右下腹以及盲肠部位进行移动,针对疼痛显著区域仔细探查,确定阑尾位置、形态、大小、管腔直径相关情况,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腹腔内包块、盆腔积液,对病变周围组织进行扫描,明确患者病情。
1.3观察指标[2]
   对经腹超声检查的诊断率、特异性、灵敏度进行统计,诊断率=明确诊断人数/阳性人数*100.0%;灵敏度=真阳人数/(真阳人数+真阴人数)*100.0%;特异度=真阴人数/(真阴人数+假阳人数)*100.0%。并对经腹超声检查的病理分型进行统计。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腹部超声病理分型
   78例患者中有73例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7.3 %,其病理分型鉴别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阑尾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其管腔小、肠系膜短且扭转,自身蠕动速度慢,一旦胃肠功能紊乱,阑尾蠕动也会受到影响,管腔内的粪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梗阻发生,引发炎症病变。阑尾炎在临床中多以右下腹疼痛、发热等表现为主,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除此外并无特异性表现,增加了疾病诊断难度[3]。本病病情变化快,患者疼痛剧烈,机体应激反应强烈,一旦误诊、漏诊则会加速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坏疽、穿孔、腹膜炎或其他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尽早明确诊断并开展手术治疗。
   现阶段临床中多采用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腹部超声能够对腹腔、盆腔脏器进行扫描和观察,不仅能够针对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同时能够了解病灶部位血流信号、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超声检查分辨率高,扫描视野清晰度高,因此准确性高,且具有无创特性,患者接受度更高。超声扫描用时短,因此更有利于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4]。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78例患者中有73例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7.3%,其病理分型鉴别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其灵敏度、特异度非常高,证明超声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本次研究中虽然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率,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超声扫描病理特征,进一步提升扫描准确率。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单纯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最高,超声影像多以阑尾肿大、充血、停止蠕动、不回缩为主,横切面可见同心圆,形状为腊肠状或手指状,管壁回声不清晰,腔内无回声。化脓性阑尾炎则以粘膜充血、炎性渗出为主,患者右下腹可触及明显包块,影像图像可见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不清晰,内部有强回声集团,中部无回声[5]。坏疽性阑尾炎则无法扫描到阑尾,阑尾完全被脓性物质包围,大部分坏死,病灶周围边界不清晰且存在肿块,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中央回声增强,周围无回声或低回声。医师要熟练掌握相关分型特征,并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断率,降低疾病误诊、漏诊发生率。
   总的来说,经腹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诊断率非常高,能够为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庆.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及对诊断时间影响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7):224-226.
[2]于风辉,宋俊莹,车鹏彪,等.浅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57-58.
[3]魏永娜.超声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扫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检出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6):92.
[4]张诵来.分析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137.
[5]黄平.浅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7):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