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刘晓华
[导读] 对比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刘晓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对比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4月-8月收治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结合麻醉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行椎管内麻醉,参照组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及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较之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更为安全、更为高效,并且有效缩减了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了手术前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价值
引言:基于日益增加的髋部骨折患者,本次研究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两组给予不同麻醉方式,探究不同麻醉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4月-8月收治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结合麻醉方式分为两组。41例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8.79±7.46)岁;41例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12±1.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行椎管内麻醉,参照组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本次研究中,41例研究组患者将采用椎管内麻醉措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须告知在手术前8h告知患者禁饮禁食,并在术前0.5h为患者注射浓度为4ug /ml的右美托咪定,以1u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必须超过10分钟。其次,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右侧卧位,设置L2-3穿刺点,在穿刺位置置入麻醉导管,置入深度约为4-5cm。最后注入麻药左旋布比卡因,并且控制麻醉平面,仔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的调整麻药用量。
   参照组:本次研究中,41例参照组患者将采用全身麻醉措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须告知在手术前8h告知患者禁饮禁食,并在术前0.5h为患者注射浓度为4ug /ml的右美托咪定,以1u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必须超过10分钟。其次,全麻过程中给予患者面罩吸氧,依靠心电图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注射乳酸林格液或者生理盐水。最后,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等麻药,为患者执行气管插管治疗措施,采用泵注入微量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等药物,结合患者当前麻醉深度及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调节麻药用量[1]。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以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各项手术指标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其中的手术指标主要针对术前准备时间、手术完成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等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x±s)为两组之间的计量资料,t为检验单位;(%)为两组之间的计数资料,x2为检验单位。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结合表1所示,41例研究组手术患者中,出现心跳过速2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例,并发症总例数为3例,计算后得出,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7.31%;41例参照组手术患者中,出现心跳过速5例,术中出现低血压5例,并发症总例数为10例,计算后得出,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4.39%。通过数据对比发现,采用椎管内麻醉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小。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精进,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至今得以在临床实现,精湛的医疗器械能够帮助医生更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发展状况,并为患者制定合理可行的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方案。现阶段,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该术式已经历经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临床上较为可靠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被研发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以及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等等。众所周知,骨性关节炎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适应证,其次分别为骨无菌性坏死、髋部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2]。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本次研究中较为主要的麻醉方法,一般通过静脉注射、呼吸道吸入等方式进行,麻醉后,患者逐渐丧失意识、无法感知痛觉、失去反射抑制等下意识。椎管内麻醉是本次研究中的另一种主要麻醉方法,通常在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膜外腔等位置进行诸如,患者麻醉后反应与全麻患者基本无异,但是其类型通过注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现阶段,临床上以蛛网膜下腔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为主。通过实验结果显示,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更明显,安全质量更高,术后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预后方案的执行与落实[3]。
   综上所述,较之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更为安全、更为高效,并且有效缩减了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了手术前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宜良,陈家趁,曹玉云,吴铁.全麻、硬膜外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凝血功能的影响比较[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389-391.
[2]李竞进,陈自洋,董洪权,孙兆楚,金文杰.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用于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19):2261-2264.
[3]唐署峰,李容,彭海涛.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J].云南医药,2019,40(3):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