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杨浩敏
[导读] 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杨浩敏?
(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后宅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一共具有100例;按照奇偶数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实验组50例)和常规护理(常规组5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神经缺损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常规组改善效果较好,且满意度评分较高,经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推广、采纳。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据相关医学研究数据统计,老年性脑梗死疾病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关的护理内容进行干预,以整体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为此,本次研究中将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且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患者一共具有100例;按照奇偶数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各有患者50例;常规组(男:女=25:25,年龄大小:61-74(67.5±5.0)岁;最短病程时间为0.2年,最长病程时间为2.1年,均值(1.5±0.6)年;实验组(男:女=28:22,年龄大小:61-74(67.0±4.8)岁;最短病程时间为0.2年,最长病程时间为2.1年,均值(1.3±0.7)年;此次研究内容均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区间以及病程均值等资料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常规组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按时服药,对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其相关护理需求,以最大限度给予满足。
   1.2.2优质护理
   (1)环境优质护理: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干净,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不定时的开窗通风,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带给患者温馨的住院氛围,以整体消除患者因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感。
   (2)生活优质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常规指标,同时在患者的健侧手可以触及的地方为其安置呼叫器和日常用品,方便患者在察觉不适的第一时间能够进行自我求救;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进行自理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皮肤护理,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排便等,防止出现压疮以及相关并发症现象。
   (3)康复锻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病情制定相关的运动计划,运动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度逐渐实施,切不可操之过急,由早期的室内搀扶短距离步行2~3 min/次,逐步延长步行时间,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可指导家属陪伴患者进行打太极、快走、慢跑等简单的运动,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2]。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评分,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分析;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HISS 评分量表”,评分较低的一组患者表示改善效果较好;生活自理能力采用“ADL 评分量表”评分较高的一组患者表示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认可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常规组护理前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组间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神经缺损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常规组改善效果较好,且满意度评分较高,经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讨论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指患者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其脑部的整体组织发生病变而影响患者机体正常功能的现象,患者通常表现为失语、偏瘫等症状,临床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的同时还需要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整体促进老年性患者的尽快康复[3]。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和常规组护理前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p>0.05);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神经缺损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常规组改善效果较好,且满意度评分较高,经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作为我院护理中满意度较高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初,为其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及恐惧感染,使其踏实的接受治疗;同时辅以生活护理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学会在紧急时刻如果进行自救,减少其长时间住院治疗产生的相关并发症状;提高康复锻炼能力,尽快恢复身体各项指标;整体获取患者和家属较高的认可和满意度[4]。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不仅可以改善其神经缺损程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对我院护理人员的高度评价,整体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慧.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v.16(9):254-255.
[2]郑梅, 王励.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5):81-82.
[3]于春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4):236-237.
[4]熊锦萍.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 18(12):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