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薛小娟
[导读] 评价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薛小娟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目的:评价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2019年的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n=100),随机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肿瘤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肿瘤患者配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PICC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护能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管理能力、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  肿瘤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护理质量
   
    恶性晚期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等情况明显,多以全静脉营养支持满足患者营养所需,但是营养液成分复杂、输注时间长、容量大、周围静脉刺激大。PICC对外周血管保护作用好,是全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输注途径。但是,仍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问题,需积极干预加以预防[1]。基于此,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肿瘤疾病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1月-2019年2月,共100例。纳入标准:(1)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2)患者意识清楚,有配合能力;(3)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拒绝参与患者;(2)精神失常丧失配合能力者。进行肿瘤患者分组,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集束化护理干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45.5±6.5)(33-78)岁;导管留置时间(65.0±8.0)(20-85)d;肿瘤疾病类型:肝癌患者20例,肠癌、肺癌、胃癌患者各10例,食管癌、卵巢癌患者各3例,其他肿瘤患者4例。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平均年龄(46.0±6.0)(35-79)岁;导管留置时间(65.5±7.5)(22-88)d;肿瘤疾病类型:肝癌患者22例,肠癌患者12例,肺癌以及胃癌患者各8例,食管癌患者5例,卵巢癌患者3例,其他肿瘤患者2例。2组受试肿瘤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等资料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肿瘤患者常规PICC护理,评估穿刺点情况,做好导管日常维护,指导患者日常工作。
    研究组:配合集束化护理干预。(1)对PICC维护护士进行集束化维护知识培训,确保护理工作执行效率,能够有效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做好导管维护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并发症处理工作等,进行培训效果考核。(2)穿刺点周围皮肤做好消毒,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2%)。(3)使用一次性预冲式冲洗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从而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4)思乐扣固定导管固定,以降低导管感染、移位风险。(5)在常规口头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的基础上以仿真模拟训练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记录肿瘤患者并发症情况、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
1.4护理指标评分
    参考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肿瘤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情况[2]。
1.5数据分析
    以SPSS21.0计算肿瘤患者计数型指标并发症情况以(n/%)的形式描述、计量型指标评分以(±s)描述,采用(x2)以及(t)值检验。P<0.05,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分析
    研究组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1/50),其中,导管移位患者1例。对照组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0),其中,导管相关感染以及移位患者各2例,导管堵塞患者3例。并发症比较,X2=4.8913,P=0.0269。
2.2护理指标评分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肿瘤患者的指标评分见表1。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营养消耗大,补充营养十分必要,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方法常用,但并发症情况明显。集束化护理将循证基础有关治疗、护理措施结合实施的干预处理,严格执行统一的导管维护标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流程,明确消毒细节、操作步骤,有效防止导管移行、脱管,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升的基础上减少了有关并发症。王丽华研究指出,PICC置管全静脉营养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3]。
    试验结果和林小芳,梁淑翩,陈慧华,等人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8.82%,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9.26%高于对照组91.91%,P<0.05[4]。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满足了PICC置管全静脉营养患者护理所需。
参考文献:
[1]郑芸辉,吕爱莉,马改荣,等.自我效能干预对化疗间歇期门诊PICC携带者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02):143-147.
[2]李加,李丽辉,邹丹凤.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2):250-252.
[3]王丽华.集束化护理在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8,40(15):1754-1756.
[4]林小芳,梁淑翩,陈慧华,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患者的作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23):3020-3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