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也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评价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的110例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基础上结合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55)胆囊疾病患者采取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n=55)胆囊疾病患者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胆囊疾病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就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就术后并发症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皮下水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就护理满意度问卷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护理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提高患者安全性,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并发症 手术指标 满意度
胆囊疾病临床较为常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凭借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获得临床广泛应用。但是,手术本身作为应激源,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需做好手术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例,分析手术室护理要点与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胆囊疾病患者,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9-2020年,总计110例。纳入标准:(1)>18岁患者;(2)患者、家属签署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知情同意书;(3)患者手术耐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患者;(2)精神障碍患者。进行110例胆囊疾病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与研究组例数一致。对照组(n=55):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30-65岁,平均(45.50±6.30)岁;疾病情况:胆囊结石25例,胆囊息肉15例,慢性胆囊炎15例。研究组(n=55):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27-66岁,平均(45.80±7.60)岁;疾病情况:胆囊结石26例,胆囊息肉17例,慢性胆囊炎12例。参与治疗的对照组、研究组胆囊疾病患者资料完整,具有比较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告知、生命体征监测等手术常规护理。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干预。根据胆囊疾病患者理解程度介绍手术方法,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强调相关检查、平稳心态对手术成功与安全性的影响。另外,核查手术器械,确保手术器械完好,准备急救药物。(2)术中护理干预。提前调节手术室湿、温度,温度24℃、湿度55%。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摆放舒适体位,做好患者保暖护理。构建静脉通路时,需避免选择影响腹腔镜手术操作静脉,麻醉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按术者要求传递手术器械。(3)术后护理干预。术毕清查手术器械等相关手术物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安全送到病室。患者清醒后指导并鼓励其合理活动,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积极干预并发症问题。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护理问卷调查情况。
1.4数据统计学处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型指标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计量型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均值以(±s)表示,对应检验值为(x2)和(t)。P值小于0.05,表示2
组手术患者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数指标
研究组、对照组11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2组患者组间计数指标差异显著,P均<0.05。
2.2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06.50±15.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50±5.50)m;、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20±0.30)d、术后住院时间为(6.50±0.50)d。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4.50±20.50)min、术中出血量为(49.50±8.50)m;、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50±0.50)d、术后住院时间为(9.50±0.50)d。
研究组、对照组11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经统计学计算,t=5.1942、13.9179、29.2530、31.4643,P均<0.05。
3 讨论
近年来,胆囊疾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优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获得肯定。临床工作中发现,基于患者心理、疾病认知不足、手术配合不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手术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2]。所以,为了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安全性,需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3]。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通过围术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术后护理配合,提高了手术效果,利于患者预后[4]。许桃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助于改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手术预后[5]。
本文结果:研究组胆囊疾病患者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37%高于对照组80%、并发症发生率3.63%低于对照组18.18%,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本文结果与杜静茹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6]。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期间配合手术室护理可减少患者手术损伤、缩短手术与康复时间,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娄远,潘小莉.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04):97-99.
[2]杨艳,蔡晶,郭志娟.快速康复外科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6):83-86.
[3]王风霞.加快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4):480-482.
[4]汤海琴,郑江.手术室护理路径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安全中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86-87.
[5]许桃.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4):129+131.
[6]杜静茹.手术室护理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