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56例临床实践研究及体会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张曙光
[导读] 探究分析在腮腺混合瘤患者中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

张曙光 (淮安市肿瘤医院口腔科;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腮腺混合瘤患者中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腮腺混合瘤患者中抽选5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取传统全腮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第一个月复发率、第三个月复发率、第六个月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面瘫发生率(3.57%)、面部畸形发生率(0.00%)、皮下积液发生率(0.00%)、frey综合症发生率(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14.29%、17.86%、28.57%),实验组下颌缘支损伤发生率(3.57%)、颧支损伤发生率(0.00%)、颊支损伤发生率(3.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17.86%、2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腮腺混合瘤患者中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损伤,患者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比较少,手术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区域性切除术;腮腺混合瘤;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study and experience of 56 cases of mixed tumor of parotid gland treated by regional resection
Shuguang Zha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uaian Tumor Hospital (Huai'an, Jiangsu) 223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xed parotid gland tumor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9, 56 patients with mixed parotid gland tumor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number random allocation method. 28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gional resection. The 2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otal parotidectomy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month, third month, and sixth month recurrence rate,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of facial paralysis (3.57%), facial deformity (0.00%), subcutaneous fluid (0.00%), and frey syndrome (7.14%)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1.43%, 14.29%) , 17.86%, 28.57%), the incidence of marginal mandibular branch injury (3.57%), zygomatic branch injury (0.00%), and buccal branch injury (3.5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1.43%, 17.86%, 25.00%),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mixed parotid gland tumors, regional resection surgery can reduce surgical damage, the patients will recover fast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less, and the surgical effect is goo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regional resection; mixed parotid gland tumor; clinical practice

  腮腺混合瘤也叫做多形性腺瘤,属于口腔面颌部发生率比较高的肿瘤。大多数腮腺混合瘤直径在3厘米到5厘米左右,呈结节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转移情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上大多采取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当前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区域性切除术和全腮腺切除术,其中区域性切除术效果更好,创伤性也比较小。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腮腺混合瘤患者中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腮腺混合瘤患者中抽选5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3.26±2.14)岁,患者最长病程9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病程(4.12±0.56)年。对照组28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3.21±2.22)岁,患者最长病程8年,最短病程10个月,平均病程(4.07±0.5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全腮腺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2)手术操作。麻醉效果显现后,行常规手术切口,将患者肿瘤、腮腺浅叶、深叶组织完全摘除,再进行常规术后处理,完成手术后,采取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接受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2)手术操作。术前做好相关检查,确定患者肿瘤的大小和部位等,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耳周“S”切口、下颌切口、耳后弧形切口中合理的选择切口类型,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颈阔肌逐层切开,充分暴露肿瘤位置与腮腺区域,观察患者肿瘤与腮腺筋膜位置,解剖方法选择面神经末梢至主干方向,明确面部神经分支顺序,分离肿瘤和部分分支导管,保留浅叶腺体、深叶腺体、分支导管、腮腺导管等,同时分离的分支导管需要全部结扎,并且做好术后处理。完成手术后,采取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均接受半年随访,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术后复发率分为第一个月复发率、第三个月复发率、第六个月复发率;并发症包括面瘫、面部畸形、皮下积液、frey综合症;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包括下颌缘支、颧支、颊支等[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最后数据采用spss27.0处理,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等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
    两组第一个月复发率、第三个月复发率、第六个月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腮腺混合瘤是临床上发生率高的面颌部肿瘤,以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在肿瘤前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所以大多数腮腺混合瘤患者就医诊断都是因为无痛性肿块[3]。这些无痛性肿块分布在患者的耳垂周围,生长速度比较慢,病程也相对较长,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腮腺混合瘤的恶变倾向非常高,一旦出现恶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4]。手术是治疗腮腺瘤的有效方式,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切除肿瘤病灶,且复发率不高。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术后的恢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全腮腺切除术当中,需要将患者的腮腺全部切除,影响腮腺功能,患者发生神经分支功能损伤的概率非常高,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不利于术后恢复[5]。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区域性切除术逐渐被运用到临床上,相较于全腮腺切除术而言,区域性切除术保留了患者的浅叶腺体、深叶腺体、分支导管、腮腺导管等,神经分支功能损伤少,也不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患者术后正常生活影响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6]。
  本次研究选择56例腮腺混合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面瘫、面部畸形、皮下积液、frey综合症等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表明区域性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更快。该研究结果与顾红波, 赵恩民, 李天成,等[7]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腮腺混合瘤患者中采取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损伤,患者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比较少,手术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刚. 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045(009):94-97.
[2]王芳芳, 王在智, 苗喜顺,等. 部分切除和区域性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疗效比较[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 031(001):P.38-40.
[3]陆珣珣, 韦曙平, 潘斌,等. 微创技术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029(016):2568-2570.
[4]周强, 李慧, 罗来才,等. 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v.12(11):16-17.
[5]谷永成.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0):337.
[6]唐臣. 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9):67.
[7]顾红波, 赵恩民, 李天成,等.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v.32;No.461(09):669-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