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普安镇小学校 644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学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之中超常发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高效解决数学问题。其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的培养最为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中所遇到的各类困惑及障碍,进而研究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十分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是,有的教师出现了思路上的偏差。过于关注最终的结果分析,无视问题本身的教育价值以及作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解题思维的规范最为重要。如果教师仍然按照简单问题的讲解形式来进行分析,无视对不同的算法的重要性研究,就会导致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教师的培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接受的程度,教师需要摒弃静态培养的方式。关注对不同算法以及解题方式的灵活应用,多方面的衡量学生的解题能力。构建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学习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
(一)数学课堂提问氛围不佳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则需要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一点能够有效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学生等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间接的培养。但是,教师的各大提问频率比较低,同时提问的时间不足。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对优等生的提问,在课堂中会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很少有教师能够及时的回应学生并且提出最终的改进意见。有的学生甚至会直接被教师批评和负责,这一点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出现了许多的思维定势和畏惧心理。另外,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控制。没有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质疑。因此,当学生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很多很少有学生会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方法单一机械
教学方法单一机械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普遍的问题。教师会直接提供给学生具体的答题模板,要求学生对固定的解题套路进行分析。很少有教师能够通过对题目条件以及核心信息的研究,鼓励学生创新。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只能体现短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的解题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实现活学活用,当题目的条件有所变化后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这一点严重束缚了学生解题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生会出现思维定势,个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无从谈起。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动性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主动创设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情境。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学生需要完成知识的输出。教师需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教师需要关注对生活情境的层次化分析。先按照不同课程中的知识点,寻找生活之中所对应的素材。关注学生已经经历过的事情,以此来为学生的数学解题营造良好的情境。另外,教师需要注重对教材之中不同情境的有效挖掘,确保举一反三。比如在讲解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则需要设置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情境。学生调动学生的解题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整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生活情境能够实现抽象数学知识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展现,学生也能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精髓。
(二)丰富教学方法及形式
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气氛的营造,鼓励学生的自主质疑,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能够放下心中的芥蒂,勇于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这一点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都有非常的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表扬学生的新思维、新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实现胸有成竹。比如在讲解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在综合对比和分析时学生会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非常的相似。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综合分析和对比中,在心里进行简单的验证及猜想,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师需要避免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批评,鼓励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意见和个性化看法。这一点能够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的自信和大胆。
(三)开拓学生的思维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的开拓,教师需要注重一题多解。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了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所遇到的各种共性问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之间的相关性,积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的解法,这一点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的灵魂的开阔。学生的自主检测以及分析最为重要,教师需要将学生思维的开拓与良好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鼓励学生自己检验最终的答案,尽量避免学生马虎大意。学生在自主审题的过程中,能够对题目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分析。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会对不同的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速度非常快。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典型问题来进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知识,探索出不同的结果。其中,学生的答案检验最为重要,教师需要引起重视。关注学生的课后复习以及巩固,让学生能够对最终的答案进行分析。通过对自身答案以及标准答案的综合对比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闪光点。
四、结语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实现一题多解。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情境。关注学生和自主提问,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和能动性,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和举一反三。教师还需要关注对学生的交谈、鼓励及肯定,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杜传娟,张世爱.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000(004):37,39.
[2]陶小娟.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D].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