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齐冬梅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背景的不断深化,众多新型教学模式涌现而出,其中以合作意识为主的形式,深受教师赞许。
        齐冬梅
        山东省滨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2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背景的不断深化,众多新型教学模式涌现而出,其中以合作意识为主的形式,深受教师赞许。小组合作交流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各个团队,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取长补短的过程,且分工明确,具有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学生的“主体性”,改善应试教育的缺陷,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快乐,实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意识;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兴趣也有所增加。当今社会是合作共赢的局面,在教学中植入合作意思也是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思维变的更加开阔,从而提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宽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不一定是加入大量游戏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游戏进行合作,教师热情的态度、灵活的语言、具有创新性和举一反三的问题、探索性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快乐的学习氛围。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学,不要成为学习的傀儡。教师总是以主体地位为学生授课,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数学知识,但是兴趣会大打折扣,从而降低思维转化和开拓性的开发。在未来教学中,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的首要位置,教师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学会放手,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劳动成果,教师就不要代劳。同时合作学习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如果有学生通过合作便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插手。让学生感受到交流的快乐,毕竟每个学生的特性不同,进行交流是激发思维创新的一个重要机会。
        例如:《小手艺展示》这一章节,是关于分数乘法的学习,难度较前几章突然增加,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肯定会手足无措,安排合作学习便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教师讲完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合作分工完成问题的探讨,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请教边学边合作,学习质量自然而然会提升,同时还能提升班级的荣誉感。
二、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就在于均衡性,班级内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使得任何一位成员都能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充分为学生构架平台,让其在合作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提升学习成绩。关于如何定位学生合作是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分组的意义在哪,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此培养思维转化、语言交流、取长补短等等,具体来说就是综合能力的提升,那么就要顾及到每个学生,所以组内人数不宜过多,四人最好。每个组内的成员在实力上要安排妥当,不能出现优等生一组、学困生一组、基础一般的学生一组的情况。而且还要设立奖惩制度,在一节课中,优胜组可以获得奖励;未登上排名的学生,教师也要顾及到,可以惩罚才艺表演,然后引导学生不能气馁,并多给予关爱,在心理上达到平衡。


        例如:在《摸球游戏》这一章节时,是关于可能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会因此感兴趣。教师在课前准备几组道具让学生实践,作为课堂的导入,首先教师说明规则“四人一组,每人摸8次,每次摸完放回去,打乱顺序再进行,以此反复八次,并做好记录(球为红色四个,黄色四个)。”在游戏过后,教师询问“根据记录,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然后学生就会思考,做这场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呢,接着教师引出本章节学习主题“可能性”,在讲完知识点后,再次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自主练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积分模式,学生为了取得胜利,积极性会增加,也会主动与基础不好的学生探讨,并辅导其中的难点,这样合作意识会相应提高。
三、明确任务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虽然能快速提高课堂的氛围,提升学习的效率,但是也需要人人参与,这样才能实现均衡性,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劳动成果的快乐,所以合作学习的习惯要慢慢培养。高效的合作学习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能打断他人的意见发表,并正确理解不耻下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是进行自学,可分为自组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自组学习后,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自己悟出的知识点与组内学生分享,然后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才能知道“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任务,这样才能在学习路上不迷路,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布艺兴趣小组》这一章节时,是关于分数除法的学习,教师先布置任务“大家了解分数除法是什么形式”,让学生自主预习,将问题引导课本,给予一定时间,再次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组内学生分享,那么大家会通过别人的想法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此做到取长补短,大家就会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并主动进行合作,以达到强强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四、恰当的评价激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
        恰当的评价激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喜悦、感受到劳动成果被夸奖的幸福感。因此,教师要实行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机制,在完成合作后,学生通过相处说出成员的优点与缺点,然后也可以自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改正学习错误,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当然,教师也要进行评价,对小组、对成员等等,在指出优点后,也要指明缺点,总体来说是为了进步而设置的。
        例如:在学习《摸球游戏》这一章节时,学生会因为游戏而拥挤,不愿意让出先后,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作为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排解忧虑,告诉学生一些道理,例如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争吵不休,并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这种做法非常不对;也有一些懂事的学生会主动让出优先地位,那么就要给予鼓励,以此达到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是对小学数学课堂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的简要分析。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教师惯用的教学手段,如果使用得当会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则会形成杂乱的课堂氛围,所以要合理安排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华英.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8:97.
[1]石尚富.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课堂展示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