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垒
[导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新时代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王垒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学校 261041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新时代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多数物理教师在积极完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和具体有效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帮助初中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高效课堂;有效措施
前言: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物理教师的重要探究方向,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取得了理想教学成效。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是注重实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通过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形势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趣味性教学模式,这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第二,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课程内容进行积极分析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通过这种手脑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知识,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物理和生活的相互转化和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第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理论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还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多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个性发展特点,为构建物理高效课堂做好基础准备。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指导方式也过于严厉,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新课改下的高效物理课堂上,要求教师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发挥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课堂主体作用。在学习之余,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进行沟通,从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放下防备心理,逐渐形成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形成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据研究显示,目前初中物理课堂中,通常呈现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形。

而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不同,展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应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让中等生得到最大化发展、让优等生能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获得挑战性拓展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以此确保高效课堂的建设。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这一章节内容时,只有学生在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和使用基础上,并结合R=U/I的物理公式后,才能对伏安法测电阻进行深入学习。由于学困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弱,教师应通过细讲精讲的方式,引导其巩固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和电路连接方法、电阻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做好新课前知识复习,帮助学困生深入理解这些相关理论内容。对于中等生来说,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掌握,但学习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仍需加强。对此,物理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中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简单知识学习,进而推导出测试电阻的多种方法。对于学优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十分透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极强,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内容基础上,应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测电阻的相关知识,并会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及排查电路故障等,锻炼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三)构建形象化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很难进行深入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构建相应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有所得,如生活化教学情境、游戏化情境、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引导环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如生活中常见的“高压危险”的标识,意思是注意电压,非常危险,但是用手按住小电池两端时,为什么没有危险呢?学生可以很快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在数值固定的情况下怎样计算出两次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这是学生还未学习到的知识,为教师接下来引出的新课内容做好铺垫。紧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欧姆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基于此,对于初中物理中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物理教师应采用生活化、问题等形象化教学情境,营造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氛围,进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行业中值得探究的课题,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打造高效课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形象化教学情境,达到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祝习军.讲究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新智慧,2020,(4):88.
[2] 李志方.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20,(21):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