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碱店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得到了猛速的进步,其中信息技术这类现代教育技术更是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重视和青睐。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促使教学更高效的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还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焕然一新,给学生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内容。针对农村小学数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对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缓解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当前农村数学教师务必要掌握的一项教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和变化,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农村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原本复杂的数学知识一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解决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农村数学教师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然而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确保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是值得各位农村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围绕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知道学习不如爱好学习,只有对学习拥有兴趣才能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以往,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对新课导入环节进行有效的优化,是促使学生产生极大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游三峡——小数除法》教学为例,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有趣的数学活动。而针对五年级的小学生与其生活相关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以此来完成新课的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副超市水果价格的示意图,并询问学生通过图片可以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到:葡萄的价格是4.8两斤,苹果的价格是2.5一斤。紧接着教师提问:这些数字都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小数呢,通过什么样的计算方法能够得到葡萄一斤的价格?学生:除法。然后教师引出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除法,小数除法到底应该怎么来计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索吧!这样,学生在多媒体呈现的情境中探知数学,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新课导入的作用。
二、提高互动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没有城镇学校那么优越,教师大多数的教学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并且很多教师不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所教学的内容只能围绕课件来进行,教师完全掌握课堂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整个课堂氛围黯淡无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给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画图工具进行教学。首先,为学生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认真观察,并询问学生:通过观察你们有没有觉得平行四边形和我们学习的长方形特别像,你是否可以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呢?然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边的白纸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各种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进行折、剪、拼等多种方式,尝试将其转变为一个长方形。紧接着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通过电子白板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都全身关注的盯着白板,看该学生的操作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解决办法,能促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小学生有个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就是学的快,同时忘的也快。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在教学之后都会为学生设计大量的练习题,希望通过练习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形成一种知识技能。不可否认,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大量的枯燥的习题训练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给学习效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增加练习环节的趣味性,以此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以《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教授完该节知识内容之后,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微课为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运用。同时,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和乏味,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将习题训练过程设计成具有趣味性的闯关游戏,学生要准确完成相应题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并且给微课内容加上合适的音乐和背景,促使微课变得更加有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胜负心,促使学生更有动力的进行练习闯关,还能让学生保持愉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从而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结语: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促使农村数学教学落实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还能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此来弥补教学中的缺陷,促使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郑建东.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利用[J]. 宁夏教育科研,2019(02):47-48.
[2]张传平. 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30-131.
[3]祁瑞芸.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困惑[J]. 教育现代化,2017,4(21):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