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清
安溪一中 福建 安溪 362400
摘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思想,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学习质量。虽然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并不难,但是对于思维发展并不完善的初中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习数学知识点的难度也能得到有效降低。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数形结合思想的概述入手,深入细致的分析了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趣味性
“数”是指数以及数量关系,“形”指的是直观的图形,虽然从表面上看,二者属于独立的数学体系。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思想,初中生如果从小具备这种思想则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化,同时图形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知识点,能够有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具象的转化,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概述
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指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学习思想,该种思想能够将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图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够进行巧妙的转化,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数学知识点。学生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活跃,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题效率提高的同时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进行数形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
虽然初中数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一些数学概念仍然较为抽象,如果学生单纯的对这些概念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忆这些概念,但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如何灵活的对概进行应用,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具象的转化,使得转换后的模式更符合初中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乘法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布置一个教学场景,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空的个花盆,然后告诉学生每个花盆可以种五朵花,那么三个花盆一共可以中几朵花?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形象化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都十分活跃,学生对新鲜的事物会非常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直接以口述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所传达出的意思。有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有限,在对教师所阐述的内容进行理解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应该积极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初中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回答问题,帮助初中生快速精准的确定数量关系,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概念中融入数形结合
许多人认为数学难学,只要是认为数学概念比较难理解,在无法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会不断削弱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课堂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初中生始终是被动的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概念,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在图形面积中融入数形结合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图形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部分教师在对图形面积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公式进行记忆和背诵,并没有注重学生对公式的应用,这就使得初中生很难真正理解公式的具体含义,学生对于图形面积的理解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教师则需要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到图形面积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硬纸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通过剪裁和补齐的方式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正方形,此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真正理解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三)在应用题中运用数形结合
对于初中生来说,应用题一般都比较难,应用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需要找到题目中隐含的关系,然后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点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既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提高教学趣味性则必须要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例举,然后将已知条件转变为线段长度或者是图形数量,通过这样的转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已知条件,进而高效的解决数学应用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想,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要不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以此来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鑫.数形结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83.
[2]王风. 数形结合思想助力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提升[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