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凤
广东省汕头市金荷中学 广东 汕头 51504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量好的教学效果。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化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现结合初中化学的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实现的前提
翰愈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一堂课,备好课是关键,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新课程下的科学备课,教师要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进行有效备课 。
1.备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悉心钻研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关键。备课时,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预设好解决重难点的方案。再按照新课程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知识怎样衔接,哪些精讲,哪些简略,哪些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须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剪裁和适当的调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老师能否钻研好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好教学方案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2.备学生
备教材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如果对学生不了解,就备不出高质量的课,因此,备课时要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这个过程看起来好象浪费时间,其实这是最重要的备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都摸透后,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得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采用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少一点自主探究,多一点倾听,使其逐步得到提高。给不同学生搭建不同高度的平台,便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教学内容有效实施。
3.备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说明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必须灵活选择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化学课堂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例如在讲《原子的构成》时,由于原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微观粒子缺乏感性认识,怎样才能把原子世界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可通过多媒体把近1个世纪来科学家在原子结构上的种种探索实验都模拟再现出来,让课堂以图像、动画、声音等手段来层层揭示事物的本质,吸引学生去听、去想、去学,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备课应该备而能用,有利于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有利于学生学,学得快、学得扎实。
二、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
化学课堂是化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成败,所以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有效讲授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讲授”似乎不重要。其实,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
课堂教学的讲授应该从实际出发,讲多讲少,何时讲授,应视学生的需要而定,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讲授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讲授方式,才会切合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刺激学生有效学习。
2、有效“提问”和讨论、思考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教师的提问,必须有科学性、逻辑性,还具有一定的递度,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使课堂保持“互动”的状态。例如《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演示燃烧的实验后,可提出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为什么又不能燃烧,怎样才能使它燃烧呢?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极大兴致。接着往水里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下燃烧,孩子们顿时沸腾起来,欢呼雀跃,最后归纳出燃烧需要的条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获取了知识。
3、有效“实验”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神奇变化和鲜明现象是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有效实验不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怎样使实验更有效?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准备实验, 充分考虑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电解水的实验,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很难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利用实物投影将演示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展现在学生眼前,实验效果更有效,更直观。
只要我们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就能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培养能力的理想乐园。
三、有效教学反思——有效教学持续的保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教学后的反思也是有效教学的必须部分,是有效教学持续的保证。当我们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回顾课堂中的不足和亮点,及时反思、总结,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才能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效果。
1、亮点反思
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比如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中某一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或者一个灵感,一句话的点拨,使学生瞬间豁然开朗等等,这些都是课后回顾反思的亮点。这些亮点充满教学的智慧,及时记录下来,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很有帮助。比如《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我以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积极动脑,分组合作,有的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赞美水;有的以资料介绍水资源状况;有的以小品形式再现浪费水的现象;有的以讨论形式告诉同学们该怎样爱护水。孩子们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精神。本节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在学生的心中埋下节约用水的种子,很受学生欢迎。
2、失误反思
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不管你课堂设计,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一节课下来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可能细致入微、没有失误。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记录下来,进行认真地剖析、思考、修正,以增强教学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失误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反思、在失误中也会有意外收获。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对教学的回顾、反思,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更加有效。
总之, 追求有效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采用什么手段,只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都是有效教学,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应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反思多个层面提高教学有效性,构筑初中教育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