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审题是初中数学解题的“金钥匙”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彬伍
[导读] 随着新课改政策在当前初中教育体系中的贯彻落实,初中数学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研究工作愈发深入,旨在探究数学的本质,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
        王彬伍   
        四川省通江中学    636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在当前初中教育体系中的贯彻落实,初中数学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研究工作愈发深入,旨在探究数学的本质,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综合素质教育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独立意识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严格,并且相关高考标准较为复杂难懂,基于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考;审题;解题
前言:
        思考与审题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基本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新解题思维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审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效率,为初中生的中考备战进一步夯实基础,审题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是其参与学习活动与考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法。
一、初中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审题能力即为学生通过自身洞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独立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发挥实现对题目的深入解析,审题能力与思考能力是解题能力的基础前提,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初中生的审题能力与思维逻辑性,基于此,才能确保初中生的数学解题效率。优秀的审题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从而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明确现有的已知条件。
        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正确认知数学审题能力对于考试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与关键作用,从而大幅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及其解题结果的正确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独立审题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首先需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审题态度,基于此,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成功树立良好的解题价值观以及解题思路,通过对审题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解题途径。
        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有助于自身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审题速度、审题准确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得分能力,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夯实基础。众所周知,数学源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初中生审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的困扰。实际上,不论是审题能力、思维能力还是解题能力,均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
二、提高初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探寻题意,梳理解题思维
        众所周知,题意是隐藏在数学题目中的关键解题条件,读懂题意也就代表着学生即将理清解题思路,因此在分析解读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应充分掌握题意,并理清隐藏在其中的数量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审题的本质意义在于读题,既然读题是审题的前提基础,那么教师必然首先培养初中生的读题能力。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这句话与语文科目的关联性较大,但是同样适用于数学审题中,只有秉承着认真负责的审题态度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解读题意,并理清隐藏在题干中的数量关系。


(二)抓住题干关键,深入理解字词
        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审题意识的过程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养成做好标记的习惯,在题干中标记出关键字词,如此一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举例来说,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度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以此题为例,多数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对”以及“无盖”等关键字词,因此造成审题失误等问题,从而拉低了整体的数学成绩。
        初中数学教师针对此类问题,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在审题时的细节处理能力,抓住隐藏在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以及字词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及其正确率。题干中隐藏着的关键字词往往决定了审题效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关键字词,并深入解读字词含义,充分发挥关键字词的启示作用,全面理解题干表达意义。
        例如,“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在讲解此题目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单位为“1”的量,并使用红笔进行标记,随后进行画图分析题意,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探寻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思路后学生可有效提升自身解题正确率。结合上述题目中的题意,包括两种解题方法,其一是先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然后减去1,其二就是将题目中的问句理解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如此一来,解决了看似复杂的隐藏题意,有助于学生对题目产生新的理解。
(三)强化错题分析,增强审题技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课下或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习题作业,基于此,充分消化该章节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确保学生在面对中考时仍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习题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到自身的审题、思考以及解题效率。众所周知,在中考时,时间代表着一切,只有合理安排中考时间才可确保各类题型的完成进度,从而保障学生自身的试卷得分率。
        虽然课上或课下的习题作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但是在课堂作业时学生总是无法避免出现计算失误或审题失误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入探究问题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原因制定杜绝计划,帮助学生尽可能避免同类错误的出现。总的来说,像审题失误的问题初中生应该尽量避免,多数情况下,造成此类失误的真正原因并非题干难以理解,而是学生的马虎大意。
结语:
        综上所述,审题能力与思考能力均是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渗透,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师致力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那么首先就需要明确独立审题意识与独立思考意识对中考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数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可以消化与现实生活,而独立思考意识以及独立审题意识均是为了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生活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东芝.初中数学课堂审题策略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9,(12):124.
[2] 王翠荣.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0,(23):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