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张秀峰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张秀峰
[导读]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被传播,这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教育行业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是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也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但是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晦涩难懂,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解决上述问题,为教育行业做出贡献。

张秀峰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永顺小学  四川  资阳  642356
【摘要】现在是信息化社会,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被传播,这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教育行业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是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也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但是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晦涩难懂,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解决上述问题,为教育行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3-02

        引言:信息技术是一项将文字、图形、颜色等融合在一起集中表现的数字技术,其能够使相关数学问题通过合适的表现形式,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数学问题,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画面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数学难点等方面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机,让学生爱上小学数学课堂,爱上学习。
        一、通过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变得生动形象
        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学习一门课程,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将会非常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感兴趣的程度,才能够让学生爱上本课程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成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妥善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工作[1]。比如,当教师在讲述“加减法关系”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数学问题,例如“16+12、24+37、20-15”等让学生进行回答,全部答对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环节中“53-25、26+20、25+10-12”等数学问题的计算,通过层层游戏环节在多媒体技术中的体现,能够让加减法的量化关系更好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知道数字大小的变化对等式整体的影响,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其意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投影屏幕与学生作业相结合,将学生写完的作业在投影屏幕中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不同同学之间作业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向作业完成情况更好的学生进行学习的想法,焕发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生机。
        二、通过信息技术使小学生具有数学实践能力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是单纯以掌握课本知识为最终学习目的,都是以与实际生活相接触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应用为最终目的。小学数学也是如此,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目的。比如,当教师在讲述“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圆的形成过程在投影屏幕中,完整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2]。


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πR2”,学生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出“π32、π42、π52”的大小,从而了解而圆的面积的特性与其他图形等的特性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一点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很好的展现出来。知道圆的面积对学生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是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教学的内容之一。因为这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该板块的学习,对相关数学理论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从而提升知识的转化率,也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爱上小学数学课堂,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三、通过信息技术使小学生获得合作学习能力
        社会讲究的是合作发展,学生如果个人能力很强,但是与其他同学的配合效果不好,那么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使小学生获得与其他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一点是教学中的重点任务。比如,当教师在讲述“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给每个学习小组派发平板设备,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设备进行“1:3比例放大图形、1:4比例放大图形、5:1比例缩小图形和6:5比例缩小图形”的练习,掌握将图形按比例放大或者按比例缩小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在团队合作中掌握数学思维。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锻炼彼此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善于倾听彼此之间的数学心声,这样能够使学生达到共赢的状态,也能够使学生的合作精神更好的被锻炼。
        四、通过信息技术弱化小学数学教学难点问题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复杂的学科,小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相关数学习题的逻辑关系、背后计算法则、相应替换关系等,这对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将相关数学问题的难度变得简单化、透明化,便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述“分数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将复杂的分数“11/35”拆分成几个简单的分数“1/35、10/35”,再将“5/40”按照相同方法拆分成“1/40、4/40”之后在计算“11/35+5/40”的时候,就可以在投影屏幕上将其转化成为“1/35+1/40+10/35+4/40”的形式,让学生觉得分数的混合计算是可以如此简单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妥善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那么可以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也能够使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达到最大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其对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弱化小学数学问题的难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将其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够焕发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生机,从而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2:21-26.
[2]何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与内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国数学课程目标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5:84-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