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杨晓洁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杨晓洁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改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进行全方面的阅读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杨晓洁    福建省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  363208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改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进行全方面的阅读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84-01

        一直以来,家长和教师对阅读教学都备受关注,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受限,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应改进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阅读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的阅读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水平,涉及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基本字词的掌握等多个方面。另外,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并且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固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习惯于依赖教材内容和教师,无法自主的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因此要想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实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由简到繁,从浅到深逐步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全方面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学生只有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词汇的运用、语句的理解、语法的掌握中不断的积累语文知识。然而因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不仅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的积累受限,使学生阅读范围缩小,阅读技巧无法得到应用,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将书本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且没有参与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缺乏活力,导致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在课堂中不能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师生间缺乏互动,导致教学环境死板单一且没有生气,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1]。
        (三)阅读教材资源短缺
        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的约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受限,其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文章类型的选择上,阅读技能的训练以及阅读能力的应用这三方面。学生缺乏实践性的操作,且在无法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文章进行阅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提升,教学活动范围得不到拓展,进而造成阅读教学模式固化的现象[2]。



        (四)缺少阅读兴趣的培养
        学习成绩一直是教师和家长重点关注的对象,由此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作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学生积累知识的时间过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注重重点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不会提高语文成绩,反而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厌恶心理。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导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这种形式导致学生对文章的深层含义无法自主理解。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挥其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还应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活跃的氛围。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在思考中不断的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另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生性好动且好奇心强的特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教师的教学[3]。
        (二)优化阅读文章资源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喜好对阅读文章的种类进行采集与整合,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题材以及难易程度进行筛选,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及质量有一定的把控,确保学生进行有质量的阅读,进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
        (三)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舞台剧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灵活的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开展朗诵、演说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细节有更好的把握,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语言组织更好的理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教师可以找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教师作为旁白为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内容进行表演,以此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找四名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阅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让学生针对这四名学生的理解进行探讨与总结,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结论
        由上文可知,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基础薄弱、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阅读资源缺乏以及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四方面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四点问题,提出以下的四点策略分别是: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优化阅读文章的资源,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希望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姜文新.赤子(上中旬).2017(05).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汪湘君.西部素质教育.2019(20).
[3]关于小学语文有效阅读训练的思考[J].马智欣.品位经典.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