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罗斌先
[导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既要丰富内容,又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使其更加生动有效。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修养,锻炼耐心和韧劲,以更加专一的态度、更加细致的交流、更加真诚地引导实施德育,且时时以身作则,处处反躬自省,将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

罗斌先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既要丰富内容,又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使其更加生动有效。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修养,锻炼耐心和韧劲,以更加专一的态度、更加细致的交流、更加真诚地引导实施德育,且时时以身作则,处处反躬自省,将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德育;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93-01

        为高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学校并不是唯一的场所,一线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对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实际学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将各种教育资源继续宁充分利用,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场所进行德育渗透。
        1德育工作融入人本民主理念
        以新课改为背景,无论在教育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都强调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导下,高中班主任应该将民主理念融入于德育工作当中,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发展。例如,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将桌椅围成一个圆,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共同提出管理班级的制度,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班级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组成的,每个人在构建优秀班级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杜绝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中,能够使学生切实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借助这个途径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以达到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2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人的心智已经成熟,而且离大学这一小社会的距离也不遥远了、所以,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等方面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能帮助确保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的实施。同时也能领导学生更好的为人处世。所以,要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训练,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学校要规定学生的仪容仪表,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装扮观念,具有读书人该有的气质。二、监督学生严格的根据中学生礼仪规范进行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三、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道德、礼仪上的训练。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学心理特征进行实施。四、要做到不仅仅是学生参与,教师、领导乃至学校的运用也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这样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素养,也可以使学校的平均素养和德育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3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社会层面
        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合作,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主观思想进行良性教育环境的建设。想要有效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水平,将社会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观念进行不断培养和提高。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①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一系列现代新型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他们开展深度的德育教育;②加强社会主义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身边的社会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如基层企业、社会街区、小区街道等,面对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趋势,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并且深刻感受到优良品德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对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思想情感进行培养;③对社区教育引起重视,组织学生生活周边的文明小区、基层企业、工厂、周围街道等成立教育委员会,成本质上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优化,进而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
        4学做一致的实践观,开展综合实践提升德育
        综合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中承载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最为直接集中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实践活动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的组织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德育的内涵,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德育提升。
        比如,在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渗透中,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联合教师共同组织课堂内外和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如在特殊节假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园,定期走访敬老院和偏远山区小学,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组织开展宣讲会、课外拓展活动等,在有效活动中不仅提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还能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学生在拓展知识视野的同时,无形中受到德育影响。
        5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德育反馈
        首先,在学期之初教师要拟定本学期德育目标,如组织几次志愿活动、参观几次文化场馆、如何指导学生克服负面情绪、如何教会学生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等。教师心中既要有可量化的目标,也要有质化的目标。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与学校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学校的德育内容,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在期末教师要认真评价和总结本学期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总结更偏向于感知层面,因此教师需要仔细回顾和自我考量,采用撰写报告等形式评得论失,并公开与其他教师、学生交流心得,得出正确的教学反馈。
        6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无声的教育功能,对德育工作有着深刻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学生。因此,还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积极的校园氛围,通过校风的建设和建筑装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首先,学校需要注重自然环境建设,通过花草树木的种植美化环境,形成独有的学校景观。其次,学校要建设学风、校风,通过简短的语句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让全体教师和学生获得精神滋养。最后,学校还要积极创设学术氛围,通过张贴名人名言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从而使学生更加刻苦地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导向,强调了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突出德育工作的多元特点;借助班会平台渗透德育;积极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德育工作融入因材施教理念。通过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优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8(4):32-33.
[2]尉敏炜.高中班主任德育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7(1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