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张志明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张志明
[导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采取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将分层教学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的课堂充满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针对性做出教学计划,增加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学生的思想不成熟,智力处于正开发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方面有所欠缺,对于数学模式和数学思维的理解上存在不同差异。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处于被动学

张志明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驮堪乡爱权教学点  广西  崇左  532806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采取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将分层教学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的课堂充满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针对性做出教学计划,增加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学生的思想不成熟,智力处于正开发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方面有所欠缺,对于数学模式和数学思维的理解上存在不同差异。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难以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问题,对于个人学习方面问题得到优化,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水平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8-01

        引言
        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步入社会学习的第一阶段,学生由于家庭教学和个人智力水平的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入学后的内容展开存在过度阶段,教师应该分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问题,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运用自身个性化学习能力。基于教材,要求教师灵活多变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对于所授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实现从部分到总体的教学模式。
        一、对学生当前学习现状的研究
        为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在教案的准备当中更符合班级情况,迎合学生喜欢的主题,加强分层教学的内容要求。可以通过基础检测的方式去获得班上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入学测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定分析,大数据的模式之下得出一个班级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教学上,由于学生处于步入社会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小学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首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且抽象的学科,在学习阶段学生知识水平较低,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这方面着重下功夫,做出事宜的教案要求。
        二、教育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许多地区保留大班式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出具体的分析,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不同地区的学生存在认知差异的不同,不能仅仅按照教材的统一性进行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做出具体分析,在保证教学进度的情况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由于课程时长的压缩和学生人数的关系,教师没有办法在各方面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需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出分析,将特点相似的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实施教学。在课堂内容当中,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没有办法更上教学进度,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私下辅导,帮助高水平学生开阔多方面视野,接触到课程以外的新内容,对于没有办法更上进度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内容再次教学,鼓励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自学的方式更够高效的更上课堂进度。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的措施
        1.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不足,没有办法和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对于社交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存在惧怕老师的心里,从而不敢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应该保持友善的教育态度,尝试去和学生交心交朋友,帮助学生克服交流障碍,从而知道学生内心的想法。同时在课堂当中,老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实行人性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得到反馈。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认识老师是高高在上的身份,创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2.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进行学生的汇总,把相同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分组。对于不同的小组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对于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留心为其制定符合个人的教育方案,这样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让课堂关系融洽,让同学们能够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学习,互相监督对方的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教师教学方案要必备一点条理性,对教材知识进行从新编排,在对班级能力有大体了解后教学。同时在数学教学当中,学生的水平要及时考察,进行分层考察。例如,在加减乘除方面,老师要随时进行一些随堂检测,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对于高水平学生适当加大难度,教会学习去探讨式学习,对于低水平同学要降低难度,循序渐进,让学生明白方法后再进行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对于规则的遵守没有良好的意识,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对于优秀的同学要进行奖励,鼓励他人像他学习,对于违反规定的同学要做出一定的处罚,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同时举办相应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要通过实践的形式给与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将学生带入数学学习当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当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教师要定期对教学做出反思,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保证老师的教学水平,让老师的教学方案与时俱进,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手段是一种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做出不同教学的科学性手段,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类总结,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不足,充分发挥分层教育的优势,让学生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翠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0):27.
[2]李红亮.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探索[J].新课程,2020(12):156.
[3]苍秀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1):134-135.
[4]徐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1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