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合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耿彦会
[导读] 生物学科是初中课程重要组成,对于激发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认知思维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逻辑思维高效养成,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要运用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生物知识时,可以有效夯实基础、提升学科技

耿彦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四中学  166500
【摘要】生物学科是初中课程重要组成,对于激发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认知思维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逻辑思维高效养成,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要运用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生物知识时,可以有效夯实基础、提升学科技能,另外,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具备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全面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9-01

        引言
        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初中生物教学活动面临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有效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开展分组学习活动,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履行小组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一、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制定详细学习方案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高效掌握知识。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良好,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与价值,对合作学习产生依赖和信任,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效率和水平,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生物学科知识,提高生物学科学习动力。最后,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小组准确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小组答疑解惑,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技能和动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观察细胞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结构进行探究,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观察细胞的结构做好铺垫。首先,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能够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然后,教师鼓励小组内部自主制定合作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综合能力。



        二、深入挖掘生物素材,丰富合作学习内容
        要想促使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深入挖掘生物素材,来丰富合作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视野拓展、思维拓展,产生合作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进而开展高效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要尊重教材内容,以教材为主要教学依据,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乐趣、有效拓展认知,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是生物学科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挖掘教材内容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有效探究种子地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被子植物是如何渡过的“一生”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种植被子植物,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强化知识记忆。一方面,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增长,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增强;一方面,促使学生对“生命”产生认知和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对生物产生敬畏。
        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小组团队精神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知规律、学习习惯等,来进行科学分组活动,促使生物合作学习小组的总体差异缩小,进而提高小组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因此,作为一线生物教师来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素养全面提升。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引导和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深入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做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的性别遗传”这一节课时,首先,教师可以突出问题:人的性别遗传是由什么决定?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以下几个知识点:(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怎样由染色体决定的;(2)运用教材知识,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3)进行小组合作观察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染色体知识;(4)开展模拟实验,促使小组人员分工合作,对模拟实验进行记录、观察、分析和推理,一边锻炼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一边提高学生的学习集体配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进行沟通和表达。
        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高效、新兴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主动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流程,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海阳.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11).
[2]于琳.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 2016(02).
[3]陈森茂.如何增强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 2012(32).
[4]潘月红.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 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