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愉悦 主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王刚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学生的数学领域学习中,通过联系应用题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所以可以发现在小学中后期的学习活动中会出现大量的数学应用题,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计算的能力,所以说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掌握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相关重难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可以独立解决相关内容的应用题,因此小学数学科

王刚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示范小学  云南  昭通  6576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学生的数学领域学习中,通过联系应用题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所以可以发现在小学中后期的学习活动中会出现大量的数学应用题,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计算的能力,所以说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掌握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相关重难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可以独立解决相关内容的应用题,因此小学数学科目在改革的过程中,才会把数学应用题答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反复的进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65-01

        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学习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核心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实际发生和存在的问题,所以说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和实际问题互相渗透在一起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情况,运用合理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应用题开展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应用题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主动性,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学习兴趣,由此促进学生解决生活从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一、目前情况下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采用最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因为传统模式的教学材料往往来自于书本或者指定的学习材料,题型的类别大同小异都比较相似,同时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缺少了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因此久而久之直接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策略的灵活转变和完善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一味的采用单一性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都不能有效保障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原因在于应用题的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仅仅是通过一种教学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最终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其次最重要的是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学习,容易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容易出现教师讲解完相关的应用题知识点,学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同学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对数学应用题内容的学习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只是按照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对应用题中的重难点进行学习,认为将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在课上落实自己的活动设计,达到所指定的目标和学习方案,更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透过应用题反馈出来的信息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但是在课上教师只是把解题的方式教授给了学生,侧重于解题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
        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合理措施
        (一)从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入手,为学生后期学习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能力来自于前期对数学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说想要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就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最基本的内容和知识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题重难点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对每一个基础知识内容都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只有达到这个能力的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加轻松,例如最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不仅要计算出整数是多少,还要留意到所涉及小数以及分数,类似于这些最基础的数学运算的方式方法和规则。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灵活掌握教学技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解答的方式可以使不同的形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应用题的知识点时,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出学生自身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究以及团队协作完成等方式解决医院途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有目标的提出有关的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着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此作为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对学生的教育采用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内容材料上,教师要有目标性的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问题
        以往大多数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不论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传授内容知识点的形式上的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疏忽,例如在解题的过程中太过局限性学生的解题方法。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授于一体的基础上更应该参考引用提的数据来源和真实情况,由此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情况,为学习应用题的相关概念添加一定的趣味性,合理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应用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数学整体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数学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就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在整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育措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的促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艳秋.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6(z1).
[2]陈安和.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5(21) :00074.
[3]毕红梅.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