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几种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高艳霞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做了全面改革,教师要结合新的教育形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成长。

高艳霞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一小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做了全面改革,教师要结合新的教育形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55-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者,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实践和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扎实有效的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的对话过程”。教师备课中要备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明白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查阅有关资料,做到教材心中有数。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引导学生读懂,多做预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另外,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名虔诚的读者,细读文章,反复揣摩,品出文章的文味、情味、人文味。文本的诗意与情韵,构思与布白,教师必须先知先觉,并将之与自身已有的知识整合,从而构建极具个性的文本资源。任何一节课,在走进教室之前你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要教什么?我想怎样教?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构建有效教学的支柱
        1、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做足课前先学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他们的课前先学要加以引导、巩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课前先学、常态化的预习中,要求学生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扫清对字、词的理解障碍。此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归纳易错字和形近字等。还可以根据自己预习遇到的不同情况提问、质疑并在学习中提出“与众不同”、“与书不同”的观点,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文,课前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我打破常规,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主线,然后再读课文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或是不明白的问题。几分钟之后,问题来了,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说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语?为什么是谜语呢?这里没谜语呀?我想知道小作者为什么“和时间赛跑”,他能跑赢时间吗?我还想知道,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三年级的学生怎么会做五年级的题呢?等等,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异常兴奋,孩子的能力我们可不能小瞧。接下来我对问题进行梳理,与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去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并从文章中深深体会到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2、引发学生争论
        当学生在质疑当中出现多种见解,一时又难以统一意见时,我首先鼓励学生充分进行辩论,然后引导学生在辩论中逐渐统一观点、统一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乌塔》中,我出示了这些问题:(1)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这种做法你赞同吗?肯定有两种观点:赞同或反对。(2)如果让你一个人独自旅游,你敢嘛?(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拿到课堂上全班讨论。在引导点拨过程中,相机让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联系实际,通过辩论来发表自己想法、意见,最终激发学生的“独立生活”意识。
        3、抓住动态生成,课堂异彩纷呈
        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而又个性的生命体。因此,教师无论备课如何周密,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种种“意外”。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理解视而不见,不能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课堂生成的再利用资源,那就成不了好课。因此,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就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仔细聆听学生的每一句发言,每一个动作,聆听学生们每次交流,讨论,抓住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培养的每个生成点,创造性地去运用它。
        三、加强合作学习、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支撑
        生本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主导的课堂。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我在教学《七颗钻石》时,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提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活跃起来,一下子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小姑娘那么小,为什么胆量那么大?”“世界上没有神仙,但小姑娘为什么会得到神仙的帮助?”听了学生的提问,我深刻地理解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要蹲下来和学生作朋友,共同去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语文之美。
        四、设疑激趣、 留下悬念是有效课堂的课堂的保障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武松一步步走下冈去„„后面还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不断地演绎。同学们想知道吗?你们最想了解什么呢?最想知道武松打完虎后怎么样了?武松最后的命运如何呢?你们的这些问题呀,都可以从《水浒传》中了解到。《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比如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等,这些英雄好汉演绎了一个比一个更精彩、更动人的故事,留待你们自己去阅读,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很愿意去阅读名著。
        总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合作教学,形成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版.
[2]《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