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杨波 陈会华
[导读] 当今时代,学生们要从小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如果他们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话,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他们可能会拥有一些消极的心态或者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门课堂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让他们拥有基础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要让他们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本文,笔者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

杨波  陈会华   广安区穿石镇广罗小学校;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当今时代,学生们要从小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如果他们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话,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他们可能会拥有一些消极的心态或者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门课堂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让他们拥有基础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要让他们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本文,笔者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2-01

        现在的学生们都比较早熟,很早就拥有了识人识物的能力,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深刻,还需要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庇护下成长,但他们迟早会长大成人,不能一直依赖家长和老师,这就是促使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堂,这门课程,也是为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拥有正确的观念,才不会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小学生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会拥有最基础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还会知道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
        2.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需要从小培养学生们的拥有正确的思想,使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如果学生们没有基础的心理思想,他们就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接受,不能立足在社会上。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如果想要达到培养小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目的,就必须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堂,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在学校方面,要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质,给学生们配备专业的老师,这样学生们能够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专业的老师,肯定比那些业余的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量,教学质量也会比较高,比较好。
        例如,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从何而来?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肯定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可能隔三差五会给学生们讲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但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们记忆力有限,一次两次的话,他们可能记不住。所以一定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他们也可以记住。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很必要的,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们讲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听进去,并且牢牢的记住。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对学生们讲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他们也比较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活常识,老师也可以借助这些故事,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可以有针对性的讲一些故事或者例子之类的,方便学生们理解。
        2.开展相应的活动
        学校要完善课堂里的教学设备,让老师们有设备可用,还要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心理素质。学校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放松心情,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做一些活动的话,也可以放松他们的眼部疲劳,校园里的各种娱乐设施,可以供同学们在课间进行游戏娱乐。
        例如,让学生们在心理健康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可以为他们分配角色,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角色。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如果发现有哪些学生没有融入到活动中的话,老师也要帮助他们,这个年纪的学生们大多都喜欢做活动,开展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上述例子中,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说说而已,不能只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还要在课上或者课下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学生们都喜欢这些活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既能让他们收获快乐,老师又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以做活动的方式进行教育的话,学生们也能够记住,记忆起来会非常的容易,他们也能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获得活动的参与感,反正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3.因材施教
        班级里的每名学生的性格、能力和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育之前,要先了解学生们的性格,了解到他们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不同的性格,适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多进行一些沟通交流,加深和他们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们能够和老师袒露心扉。
        例如,老师在课上以及课下,都要和学生们进行一定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性格以及心理状态,方便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一个学生比较内向的话,他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锻炼他们表现自己的能力。
        所以,老师对学生们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对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采用一样的教育方式,这样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有了针对性之后,才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教育的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法制教育是底线,这个时候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应运而生。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这比知识更为重要,学校也要加强对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以及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成——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姜春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D].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陶然.浅议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No.9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