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略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再创新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何伟权
[导读]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意义,也是现代教育和教学的重点。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课堂,在课堂管理中,道德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本实现建立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已成为初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普及的观点,专门针对道德教育,对初中教师的道德措施进行归类和总结。

何伟权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外国语学校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意义,也是现代教育和教学的重点。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课堂,在课堂管理中,道德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本实现建立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已成为初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普及的观点,专门针对道德教育,对初中教师的道德措施进行归类和总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6-01

        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点项目,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基本道德操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做好初中的道德教育便会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中流砥柱,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教育能力,其优秀的德育教育能力对学校和班级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角度,应该从学生的成长和成长的角度以及课堂管理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基于班主任核心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德育能力[1]。简而言之,作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现阶段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引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尽管中国在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有很多。首先,许多初中班主任缺乏基本的德育教育经验。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些年轻教师直接担任班主任,没有教学经验或者是教育经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缺乏实践训练,没有积极的参与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结果显然是不能很好的胜任道德教育工作[2]。其次,一些班主任的道德教育观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课堂上班主任的主体性优于学生,对学生的态度过于苛刻,最终导致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兴起。第三,就学校而言,道德教育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班主任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缺乏专门的教材导致实际道德教育的时间过长,实际影响并不令人满意。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德育教学情境,搭建素质培育平台
        在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课程设置入手,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相关知识的教学,并在课堂上增加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学生的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在初中课堂上创造多样化、生动化的教学条件,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情况下体验有关课堂主题教学的道德意识。


这样,学生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思考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行为,能够有效地反思本课的教材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3]。
        为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班主任可以教授相关“社会生活与规则密不可分”知识,班主任可以创造许多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在教室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室里像买票一样“排队”,安排部分学生从事票务销售,安排另一部分学生从事群众。在演示事件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学生插队的情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一系列的对话。这样,在队列中的人会感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并且排队时候插队的人也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这种教学经验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本课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日常教学经验中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这种与生活和课堂的联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消化本课的内容和知识,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实践道德行为,从而全面发展成为杰出的人才。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展德育教育内容
        根据《道德守则》和《义务学校学生法律守则》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方法来促进道德教育,并增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士气。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展示和深化课堂内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这一教学任务,班主任可以使用互联网收集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扩展材料,并制作课程的多媒体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是某些人的作品或视频材料,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注意都应该指导学生应在本课中重点关注教材和道德规范。举办此类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情绪情感,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高思维和行动的整体道德和素质水平[4]。
        同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做守法公民”。教师可以预先收集与法律知识和犯罪预防相关的各种知识和问题。其次,老师通过互联网整合资源来教授课程。最后,老师使用多媒体来展示课程。例如,课程可以是视频剪辑,例如主要的最受欢迎人气栏目《今日说法》。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罪犯所要负起的的法律责任以及了解到这些行为如何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通过多媒体渠道,可以加深学生对犯罪知识及法律知识的认识,深化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很好地具备起同理心,遏制自己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内在思考并树立法律道德和纠正生活价值观。这种多媒体教学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并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简而言之,道德教育是初中教师面对非让的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任务,初中班主任只能以身作则,提高整体素质,从班级民主管理着手,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渗透道德教育,达到道德教育的日常水平,培养健康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最终实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再创新。
参考文献:
[1]黄瑞君.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18):195.
[2]卜丽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89.
[3]胡伟荣.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07.
[4]丁玉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