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论述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杨敏昌 陈建平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高中的学习生涯打下基础,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作为进出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语文这门课程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其它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水平是迫在眉睫的。

杨敏昌  陈建平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高中的学习生涯打下基础,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作为进出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语文这门课程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其它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水平是迫在眉睫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17-01

        学困生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的简称,是指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同学,持续处在于一个学习困难的状态,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现行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错综复杂,有些是因为父母外出工作,在需要父母照顾的年龄,长时间缺乏家庭的温暖,因而其内心变得压抑自闭,对学习自然也缺乏兴趣。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灵活,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做准备,上课开小差,课后对所学知识不加以复习、巩固,从而成为学困生等,本文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语文教师也习惯性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更多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了学困生。
        (二)缺乏学习语文的动机。由于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语文的动机,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自卑心理严重,也不愿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造成了学困生的产生。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严重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粗暴,孩子学习不好,不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指责或打骂,久而久之,就使其变得怯懦或抑郁;另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感情脆弱、比较任性。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误导,让初中生过早接触了社会,并学会了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学困生由于成绩不好,经常被教师忽视,被同学看不起,甚至受到父母的辱骂。这些外因导致了他们极度自卑,在同学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在教师面前不敢大声说话,在父母面前不敢抬头。严重的自卑心理时刻影响着他们,使他们产生“我就是笨,我什么也学不会”的思想,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要想彻底转语文困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消除心理阴影。我们教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给学困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在课下要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使他们信任并喜欢我们,从而乐于学我们所教的课程。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学困生普遍不能遵守学习的有关要求,且成绩较差,若老师经常对他们训斥,则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我们要将他们与别的学生同等对待,少批评学困生,尽可能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要注意改善校园的学习环境,在校园里面醒目的地方张贴一些知名人物的读书事例,营造一种读书向上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有助于增强读书意识、约束平时的行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读书,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
        “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更是如此。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困生掌握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在每次讲新课前都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开列预习清单,明确预习内容;二是通过工具书理解生字词;三要找出不懂的句子或地方,留待第二天课堂上提问。这种要求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并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2、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包括在课堂上能否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为了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课前都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回答他们的问题。开始时一些同学没有提问的习惯,有问题也不问;有些同学不动脑筋,提不出问题;也有些同学基础差,虚荣心又强,有问题但不好意思问。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给他们讲清这样做的道理,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同学给予热情的表扬,用勇于提问因而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的实例来鼓励他们,经过这样一段努力,许多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
        3、作业练习。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各种措施中,提高作业和练习的质量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一是要求作业必须按时完成,独立完成,不许拖拉或抄袭;二是必须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前先复习当天教过的新课,做完的练习一定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不会的地方决不能放过,错误之处一定要改正;三是加强检查和指导,为了保证作业的质量,教师每天都要坚持检查、批改和指导。
        4、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每天要坚持进行新课的复习巩固,坚持听课文录音,坚持朗读与背诵,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词,强化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比,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内容整理在笔记上,对所学的知识由“懂”到“会”。
        结语:
        总之,转化学困生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策划,逐步有效地实施才能完成。这样,初中学困生的语文成绩、语文素质一定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岑通.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20(48):48-49.
[2]程仁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训练探讨[J].学周刊,2020(3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