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架设通向“云课堂”的桥梁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冯磊
[导读] 运用互联网这个媒介,优化教学过程,从线下转变为线上,构建学习的“云课堂”,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能为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

冯磊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  215107
【摘要】运用互联网这个媒介,优化教学过程,从线下转变为线上,构建学习的“云课堂”,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能为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
【关键词】云课堂;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但在2020年这个特殊一年里,移动教学,线上培训,云端课堂等词语不断地出现在教师的教学词典里。由于现阶段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由书本、粉笔、电脑、黑板、显示屏所组成的教学空间,而利用“互联网”为媒介所构建的 “云课堂”,又一次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
        一、改变从学习开始
        “云课堂”的实现可以让以前的“广播式”教学方式走向“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它会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课堂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技能培训,教师们对手写、控制、联网等与教学有关的功能进行了训练。接着,熟悉了在平台基础上的资源选取和运用。有了这样一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全面了解过程,教师们感到“云课堂”不再像最初那般遥远。 平台的选择有很多,腾讯、希沃、百度等公司都有相应的平台APP可供我们下载并使用。
        二、改变从课堂开始
        一堂完整的课包括很多个细小的环节,教师能成功地把控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
        导入环节可以利用的“批注”和“提问”等功能来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功能,这让以前脱离于教师监管之外的课前预习环节有了技术力量的保障。在新授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题库”分发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每个软件都有即时评改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对一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掌握得更全面。在新授理解环节中教师还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提供一些有效资源,以“微课程”和“资源包”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照顾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
        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等级的习题,逐级过关,并借助解析进行改错。学生能根据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学习。“云课堂”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改变从学生开始
        学生对新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云课堂”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而且恰当地运用互联网手段,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第九册《认识小数》一节中,先利用flash动画播放出小朋友去超市购买商品的生活情境动画,紧接着让学生自由点击教学网站相关商品的超级链接出现放大的“标价牌”图片,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这些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分别是多少钱。互联网课堂立即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优美的音乐,亮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动听的语言叙述,不仅让学生感到学数学原来还可以这么新奇、有趣,从而对学习小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立即聚精会神,这节课也就开了个好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接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要看清价格中小圆点的位置,否则付款就会出错,进一步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小数点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堂《小数的认识》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感受美并接受团结力量大的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统计》以后,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演示各种数据、图表。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充分认识到统计的广泛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的真正含义。
        在这样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里,这种共同对学习内容的考查、协调、辩论和交流,使得学习群体(包括师生)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学会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了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中,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时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利用互联网教室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带来的影响
        (一)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是“分层教学――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前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反复观看获取知识,再辅以习题加以巩固提升。
        二是“挑战闯关”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课前设计不同“星级”的数学练习题,学生根据自身学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星级的习题,借助“互联系统”实现当堂测评的功能。
        (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云课堂”“一对一”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自主选择不同学力的习题作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当堂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也能通过“学习资源”和“微课”的反复学习,扎实学习,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学习。
        2.走向以“学习所需”为主的合作学习
        “云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所需”而形成的合作学习。学生在“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各平台自主组合课前讨论小组。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随机自主形成小组。学生在研讨时就体现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教学内容在空间上、时间上、教学内容上都延伸扩展了,互联网本身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也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云课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代表着未来教学生活的发展方向,体现着“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作用。古人曾说:“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我们愿意追寻着信息工具发展的脚步,努力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课堂的有效,为学生的乐学献出与时俱进的一份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