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梅德益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梅德益
[导读]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主流趋势。如何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教学形式,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培育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梅德益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教育局
【摘要】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主流趋势。如何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教学形式,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培育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8-01

        引言
        当前形势下,不可否认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点时会有些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必要的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激活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参与性,最大化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未来数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定要精心设计,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课堂的时效性。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表现为理解和记忆,课堂氛围更加被动、严肃、无趣,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产生倦怠情绪,阻碍学生学习。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发生改变,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变,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在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其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的理解
        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有效性地范式也不尽相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来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并提升学生数学兴趣,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的整体能力。其有效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从教学目的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通过设计生动化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在学习中锻炼意志,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从教学过程来说,注重学与教科学化的统一,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教学结果来看,每个人接受能力看,不应结果为导向,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则是要求最大化提升学生潜能的发挥。
        3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根据教师任职年限与工作经验的不同,可将其分成实习类、骨干型、即将退休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与传授度、课堂掌控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教师们可结合自身优势与劣势,在学校的指导、安排下,结成“1帮1”“传帮带”教学互助小组,通过彼此间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取长补短,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共同探索高品质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授课有效性。



        4课堂温故知新
        数学学科重视知识的逻辑体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有效地提问,及时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以学知识点,这也有助于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一内容时,以学生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为引导,教师可在黑板上先画一个长方形,再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对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可以快速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然后引导学生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进一步得出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随后,再画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得到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结论,再进一步延伸到多边形内角和的算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需有效联结旧知识和新知识,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理解掌握
        毋庸置疑,教师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定要设计好课堂练习,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力量。通常情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需要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活页练习单,引导学生定时保质地完成,最后将活页练习单装订成册,专用于临考复习。第二,黑板练习主要包括讲前测、例题讲解、同类题型练习这三大环节,教师可采用抽问的形式进行随堂考查。第三,课堂练习不应局限于书面,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动作示范等多元化的练习方式,练习方式越多元化,学生的疲惫感才会越少。第四,练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6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方面,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做小老师,将自身的做题思路讲解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同时,教师可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评价和思考,以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不仅需要让学生明白本道题如何解答,更应该教会学生本类题如何思考、如何解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数学出现畏难情绪。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根据难易程度、不同考点等因素对错误进行分区域记录,以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习惯。若是学生正处于思维开拓的起步阶段,教师则可以重点导入一些图形推理类游戏。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家庭旅游制定旅游预算。
        结语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提升小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教师要在强化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猜想、探究、论证、反思的逻辑,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素材,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交流、学生间讨论等不同教学形式,展开合作式、对话式学习,注重教学课堂中的练习与探究性问题,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丹艺,于泽元.不同成熟度小学数学教师的师生对话比较研究:基于课堂实录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2):72-77.
[2]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9-95.
[3]黄海荣.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2):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