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趣味元素,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苏培芳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课程作出了相应的改善。美术作为其中的一项,为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因此,本文融入趣味元素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苏培芳    福建省安溪县第五小学  362431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课程作出了相应的改善。美术作为其中的一项,为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因此,本文融入趣味元素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美术;构建;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0-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加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对美的认知。因此,本文对融入趣味元素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的研究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一、创设故事情境,营造趣味课堂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媒介,应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出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故事情境,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小鸟的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带领小学生了解小鸟的特长和居住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编造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豆豆和他的好朋友去爬山,当他们爬到一半的时候豆豆实在太累了,坐在地上休息的时候他听到了鸟叫声,顺着声音走过去看到了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好像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这只喜鹊找到它的家吗?并利用故事导入教学内容:利用手里的画笔和画纸为小鸟勾勒一个家。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让小学生提升对美术的兴趣[1]。
        二、借助多媒体,展现趣味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不仅为小学生拓宽了视野,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更为美术教学增加了趣味性。例如,在学习《鱼儿游游》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先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小学生欣赏鱼的种类、颜色及特点,通过多媒体将鱼的形状勾勒出来,便于学生进行直观感受,更清晰地观察出鱼的形状形态。


另外,美术的填色也是具有技巧的,但是在绘画过程中操作并不方便,并且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电脑进行绘图和填色会很大程度将教学效率提升。教师讲解过后,小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可以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2]。
        三、开展游戏活动,激发趣味课堂
        心理学家表明,人在状态放松的时候,其在精神、思维都会处于活跃状态。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大多好动活泼,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美术教学中,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有趣的造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模仿,并到讲台前表演,让台下的学生猜,并对自己的模仿对象进行造型设计,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如《会走的玩具》一课,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让学生准备不同的符合教学内容的玩具,在课堂上让小学生把准备好的玩具拿出来,进行比赛,看谁的玩具“走”得最快最远,并观察这些玩具的形态,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以此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最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散思维,进而激发创新的想法[3]。
        四、组织实践操作,体现趣味课堂
        小学生如果只是在传统的“你讲我听”教学模式中,会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体会不到在实践探索中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添加实践操作,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激发小学生身体中的感知器官。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喜欢比较,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学,让小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功底时,举办绘画比赛,绘画的内容没有限制,让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通过比赛的开展,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紧张又积极的氛围,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又激发了对美术的兴趣,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由上文可知,在美术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美术教学效率。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游戏活动以及组织实践操作四方面来为学生营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在听故事、观看视频、做游戏以及绘画比赛中不仅完成了对美术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小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增加了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情境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佘晓敏.新课程导学.2015(25).
[2]小学美术欣赏教学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赵福桦.中华少年.2019(34).
[3]浅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陈亚萍.美术教育研究.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