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刘桂芬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刘桂芬
[导读] 作为毕业班教师,六年级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重视这个年级学生的德育成长。开展高质量德育是六年级班主任需要完成的职业工作之一。班主任作为学生校园学习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为学生营造美好、专业的学习氛围。为提升德育质量,六年级班主任需要做好榜样,开展针对性德育,制定相应班级制度,通过这些方法开展德育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刘桂芬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中心小学
【摘要】作为毕业班教师,六年级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重视这个年级学生的德育成长。开展高质量德育是六年级班主任需要完成的职业工作之一。班主任作为学生校园学习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为学生营造美好、专业的学习氛围。为提升德育质量,六年级班主任需要做好榜样,开展针对性德育,制定相应班级制度,通过这些方法开展德育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6-01

        随着教学改革渐渐深入,德育地位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发现高质量的德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优秀人格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将要离开小学、步入新的学习环境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开展德育十分必要。班主任作为六年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开展者,如何提升德育质量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发现结合了激励策略的德育教育效果极佳,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一、班主任做好榜样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明辨是非、判断好坏的能力,他们会时不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论[1]。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能否做到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德育榜样成为是否能够开展高质量德育的关键点之一。班主任的行为与言语被学生时刻关注着,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以宣传绿色环保理念为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美好形象。在班级中若是看到地上有垃圾,第一反应不是让学生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而是要自己弯腰捡起,从自我做起关爱周边环境。平常吃饭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积极履行“光盘”任务,班主任也要积极做到少剩饭、不剩饭。利用六年级自习课上的一点时间向学生播放德育视频,使学生产生德育意识。班主任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引路人形象,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针对性德育
        六年级学生性格上的差异相当明显,同一种德育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对待内向、性格相对软弱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多表扬,创造机会让这部分学生大胆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放开自己,变得开朗。面对性格比较急躁的学生,班主任可组织专门的训练耐心的班集体活动,帮助这部分学生实现成长。对待比较孤僻的学生,班主任则可以列举自身例子,拉近与这部分学生的距离,使其成长。
        除了学校教育以外,针对性德育还可从学生家庭入手。


六年级的班主任除了跟家长沟通孩子成绩以外,还要多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必要时可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并与家长共同努力,解决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减少学生压力。
        三、制定详细制度
        (一)激励制度
        班主任要结合六年级学生的成长情况与自身需要设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激励制度,为了确保激励制度真实可信,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班主任可专门开展一节“激励制度制定课。”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想要被激励的内容,最后匿名投票,票数高的建议将由班主任记录下来,装订成专门的“班级激励表。”在今后的班级学习生活中,有符合激励表要求的学生便会在全班学生的见证下获得相应奖励,这不仅保证了激励制度的公平公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若是发现和激励表制度相悖的内容,则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不断提高班级激励表的实用价值。这样的手段可以使学生增加对班主任的信任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会更为顺利。
        (二)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服务于激励制度,能够使激励制度更加吸引人、更为规范。以六年级德育工作中必须开展的“个性化教育”来说,班主任便要认真观察在平时的学习和班集体活动中班级学生的表现。比如说哪些同学积极参与运动会报名,哪些同学承担了班级黑板报的绘画工作,又有哪几位同学在平常课堂上表现得十分积极……这些都将成为班主任在学期末评选优秀学生的条件。而那些平时习惯非常不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予以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班主任所指定的奖惩制度需要适宜得当[2]。对待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奖励,保持学生学习信心;对待表现不好的学生,则要给出批评,维护班级制度在学生心中的公平性。无论是批评还是奖励都要注意力度,否则会适得其反。对待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表扬、赞赏,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责骂、批评,而是要认识到六年级学生其实思想并未完全成熟,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事情发展始末,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进行批评,以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所以,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除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接受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要意识到自己在六年级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努力做好教学榜样,制定详细的激励与奖惩制度,根据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实施这些策略,六年级学生思想意识将越发成熟,他们将更为迅速地适应今后新环境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恒.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36.
[2]陈月雨.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智力,2020(16):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