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教学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周萍
[导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字的力量是通过写作来传达的,但目前高中生作文往往出现内容模糊、例句重复、内容空洞等现象。文章从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和找寻生活中的写作灵感等角度探讨了“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应用情况。

周萍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  四川  泸州  646100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字的力量是通过写作来传达的,但目前高中生作文往往出现内容模糊、例句重复、内容空洞等现象。文章从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和找寻生活中的写作灵感等角度探讨了“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活动体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2-01

        活动体验应该成为高中写作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获得收获,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不断吸收与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最终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感性活动,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写作不是把语言简单地转换成文字,写作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只有有了真情实感,写作才有力量打动人心,让人看到文字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诉求。活动体验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来体验学习。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不断思考,最终提高自己。
        情感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更能激发情感共鸣。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和言语的力量。例如,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落日”,让学生回忆起记忆中的落日,找到记忆中对落日最深刻的印象,然后用最简单的话写下来或分享;然后教师可以选择学校的任何一座建筑,组织学生去欣赏落日,并邀请学生在夕阳下思考几个问题:(1)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时间看到的落日有何不同;(2)记住你印象中最好看的落日瞬间;(3)看到落日的那一刻,你的内心最清晰的想法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加入能够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到落日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从眼前的真实体验讲述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诉说真实的情感;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处理,比如在描写落日的时候,应该用哪种方式进行描写,选择的景物是什么,与个人情感是否能够达到完美融合等,这些是情感的表达技巧,能够进一步扩大情感的影响力。
        二、理性活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文字要有逻辑,要有思路,要能够让读者看到你的思考、你的判断以及你真正所要传达的内容。活动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悟性,训练学生理性分析事物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引入活动体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生活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是写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写作框架形成的前提。以“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例,这个写作需要有观察、有体验,要深入到所选定的写作对象的生活之中才能够找到写作材料。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选定的写作对象,如环卫工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警卫工作人员等。


选定对象之后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体验,通过观察体验的方式来对写作对象的生活、工作等情况进行体验,方便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他们的了解,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不同行业普通人的不同生活,而不单单是将对这些职业的印象停留在“城市的清洁天使”、“知识的守护者”和“生活的平凡英雄”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感受,工作的繁忙与劳累、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感恩与满足等。人都是普通的人,职业也都是普通的职业,生活中最伟大的力量在于平凡。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可以写自己观察到的感动瞬间、可以通过几个案例串联生活、也可以直接按时间顺序来写出普通人的一天,等等,让学生从方法中找到自己的写作逻辑,从中挖掘出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最后,理性与感性是共存的,但是过于煽情的文字不够真实,理性正是这份真实的力量,根据自己的真实观察与体验写出更多真实的素材,这比想象中的虚幻更有力量。
        三、生活活动,找寻生活中的写作灵感
        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无论是激发情感因素的体验活动,还是激发理性因素的体验活动,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无论是“落日”还是“普通人”,他们都是生活的力量。写作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使学生在体验中提高文学素养。将其引入写作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找到生活中最有力的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学生都反映自己的写作最开始都是从阅读及模仿所读文章中开始的,因此,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尤其是优质内容的阅读。有些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足够真实,它写出了最真实的渴望,写出了最真切的诉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样一篇精彩的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盲人,很多时候会想当然地猜想盲人的生活,带着同情的心理去看他们,但实际上真的很少有人能够感知到他们的真实心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样一篇文字,是盲人的真实诉说。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蒙上双眼体验盲人的生活,让学生感受黑暗中的世界。可以任意指定蒙上双眼的学生做任何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比如从自己的位置上摸索着开教室门,比如将自己手中的笔送给邻桌的同学,比如拿到讲台上的粉笔等,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够感知到黑暗带给生活的不便,感受到光明的力量,感受到这篇文章中的文字到底在说什么;其次,让蒙上双眼的学生讲述自己所感受到的黑暗,以及蒙上双眼之后进行行为尝试的感受,并将这些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进作文,往往能够写出别人看不到的内容;最后,邀请学生深入思考,比如这次体验活动的真正意义,活动主题是一个引子,光明与黑暗的力量是可以被感知的,那么生活中那些尚未看到的力量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来感受?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哪怕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字,比如“雪”,那么多人将其称之为美丽、洁白的象征,可是将其描写为黑色、污秽的掩盖就不对了吗?雪花融化之后的景色确实不如下雪时美,但那也是“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观察与体验生活除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之外,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生活,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齐芳.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2018,(10):63.
[2]郑莉.语文教学实施生活体验式教育探索[J].文学教育(下),2020,(01):106-107.
[3]林旭.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体验式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