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古明益
[导读] 本文主要对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水平。在研究中,文中分析了家校共育的作用,通过对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家校共育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为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古明益    重庆市江津区石门小学校  重庆  402292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水平。在研究中,文中分析了家校共育的作用,通过对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家校共育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为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家校共育工作;实践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1-01

        学校以及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则是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如何协调好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对所有学生的家庭甚至是社会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措施,扎实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1、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都是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更好的教育学生,就需要让二者统一原则以及行动,在教育的各方面形成统一的认识。家校共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还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教育思想方面互补。学校教育主要目标是德育,教育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的保障,而家庭教育则结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所以,二者的教育思想存在差异,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正常成长[1]。第二,教育内容互补。学校教育安排的内容比较稳定和全面,而家庭教育内容一般是家长的愿望和社会潮流的影响,这就使得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差异,通过共育,能够促进教育内容的互补,更全面的培养学生。第三,教育方法互补。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能积极的教育孩子,然而一些家长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在方法上比较完善,所以,家校共育能够促进教育方法的互补,促进学生的发展。
        2、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观念还需提升
        班主任对于家校共育工作的观点主要有几种:很多班主任都赞同,他们觉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二者要相互结合,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这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还有部分班主任不赞同家校共育,觉得家庭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实施管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教育责任上,很多班主任都觉得教师、学校、家长对学生都有教育责任,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还有一些班主任觉得学生在家就要让家长教育和管理,和学校没有关系。还有小部分家长对于工作缺乏认知,责任感较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2能力还需提升
        很多班主任意识到了家校共育的优点,并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参与各种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还设置了家长委员会,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但是有些班主任则对家校共育缺乏重视程度,不积极参与培训,使得能力不足,限制了家校共育的开展。



        3、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策略
        3.1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包括服务、管理、沟通以及参与,能够将各类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和家长以及教师互动,有效的开展沟通。年级以及班级层面也要注重积累家长学校的资料,构建组织网络,制定教学计划。还要全面运用校园网络的优势,设置网络家教专栏,全面的对家庭教育理论以及方法进行宣传,给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3.2更新观念,树立合作伙伴意识
        为了促进家校共育的推进,就要树立这一意识,还需要认识到该意识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班主任要先改变观念,并引导家长树立这一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应该经常保持联系,全面掌握学生的问题。家长也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意义,不能想当然的将教育责任都推给教师和学校,要主动积极的教育孩子。
        3.3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
        家长会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家校共育目标进行统一。所以,班主任要做好家长会的策划以及落实,和家长相互学习,不断的对教育方法进行优化。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班主任要结合他们的特点,组织开展多样化形式的家长会,比如,针对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班主任就可组织开展报告式家长会,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基于多种形式的家长会,班主任也可以进一步明确学生和家长的心愿,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4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传递给家长,提升他们的责任心,让班主任进一步掌握学生家庭情况,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感受,挖掘实施教育的机会。合理的家访,可以促进家校教育的统一,班主任在家访中要做好准备,清楚家访的目的。第一,班主任应该先从各科教师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和家长的沟通提供依据,提升说服力[2]。第二,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包括学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学生家里环境,把握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依据。第三,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措辞,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就要多找出学生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来,用商量的口气以及真诚的态度。
        3.5班主任和家长都要积极的拉近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班主任要从不同的途径,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组织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在学生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和谈话,改变严肃的态度,提升教学的有趣性,组织学生多进行集体活动,给他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要帮助教师树立威信,让学生更认可班主任,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平日里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注意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平等和谐的和孩子相处,进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想让家长更好的融入到“共育”队伍中,就需要建立家校共育平台,采取有效的家校共育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堂书.在家校共育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29-30.
[2]李建新.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功能定位与机制优化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6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