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科学学习兴趣的教学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王梅梅
[导读] 小学科学教学这门课程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王梅梅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253100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这门课程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也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下的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硬性需求,通过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对大自然一切生物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还能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乐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发展。本篇文章就从因材施教,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知行合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退有度,提供有利的实践活动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通过对科学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小学生
        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这门学科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又在生活实践的前提上加以总结、创新。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庞大的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支点,为之后的科学教育做启蒙教学。学好科学这门学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习惯性探究问题本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因材施教,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固定一套教学模式,习惯性的采取“喂养式”教学,但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学生善于动脑;有的学生善于动手;有的学生观察力强;有的学生逻辑思维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前的准备明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依据太阳辨别方向、感知一天的气温变化”、掌握并熟练运用“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优点,让有的学生观察、记录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和气温变化;有的学生思考太阳变化的依据和特点;有的学生动手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物件等。
        二、知行合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知识点与教学形式应该相适宜,一个好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喜欢死板、无趣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小学生更喜欢轻松愉悦、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知识点,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科技产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圆珠笔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利用实验了解圆珠笔的原理”、“加强对磁铁特性的认识”、“利用工具构做磁悬浮笔架”等教学知识点。课堂上教师要准备好相应的、足够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先观察、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学习,通过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形式的相互依托,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
        三、进退有度,提供有利的实践活动
        只让学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为了更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结合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开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接触、观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在保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保持对小学科学知识点学习的认真、严谨。实践活动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运用,还能增加学生的见识面,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安全的森林等地方,让学生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学习、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动植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动植物件有哪些神奇的关联”等现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等实践活动结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在科学这门课程上的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对小学科学学习兴趣教学方针的开展,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势和教学知识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避免教学效果的无用性和低效性;知行合一,教师的教学知识点要与教学形式相适宜,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进退有度,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推动科学教学实践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耀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4):55-57.
        [2]刘向梅.小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