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 阳光班级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陈梅菊
[导读] 以阳光教育理念来营造一个阳光班级,实现学生身心和谐、班级和谐的理想状态,这体现了一种教育智慧。
        陈梅菊
        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1100
        摘  要:以阳光教育理念来营造一个阳光班级,实现学生身心和谐、班级和谐的理想状态,这体现了一种教育智慧。在十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逐渐摸索出了用阳光教育理念打造阳光班级的做法:一、向着明亮那方,成就学生;二、犯错中成长,敢于承担责任;三、提升思维的高度,增强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阳光教育   阳光班级   和谐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学校里要求班主任从早到晚多陪伴学生,但我想说陪伴学生不是保姆式的陪伴,而应需要高品质的陪伴。高品质的陪伴是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都能体现一种教育智慧。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用阳光教育理念来营造一个阳光班级,使学生身心和谐,班级和谐。
        阳光班级的学生积极向上、自律而又心态平和,任课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中小幼德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能接手这样一个班级,但是这样的班级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需要精心经营的,需要用阳光教育理念滋润的。阳光教育理念首先要求班主任卸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学生的优点,有能力引导他们自尊、自信,积极向上;其次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不要死扣学生错误不放,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学会自律;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升思维的高度来增强自己抗挫折的能力,从而达到心态平和的境界。
一、向着明亮那方,成就学生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班主任总是发现学生的优点,那往往会朝着学生优点的方向去培养,如果总是发现学生的缺点,那往往会朝着学生的缺点去培养。朝着优点方向去培养的,学生就会越自尊、自信;朝着缺点方向培养的,学生就会越自卑从而放弃自我。
     案例1:高二时,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我照例向曾经教过这些学生的老师了解这班学生的方方面面。在了解的过程中,同事告诉我有一个叫林玲(化名)的女孩子会让我头疼,她高一时就被公认是大姐大,拉帮结伙与班主任对着干,成绩在年级倒数五名,上课基本上睡觉,班主任批评教育,该女生不理人,在路上遇到班主任就跟陌生人一样不打招呼。该生的父亲到班主任办公室还向班主任撂下一句话——我家孩子考不上大学,我可以给她买个本科。这样的一个学生,开学时我特别关注过她,外表长得端端正正的,开学初的学习也很认真,还在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中写到初中曾经担任过班长,所以我让她担任文娱委员一职。
    好景不长,该生犯错了,上可以交到学校德育处处理,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情是这样的,她半夜在寝室里打电话,跟她的男朋友吵架,吵得很凶,被寝室阿姨听到扣分。第二天她过来告诉我半夜有骚扰电话致使她们寝室扣分。后来我到她们寝室把骚扰电话号码查出来,然后再把寝室长叫过来谈心,后来寝室长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我。我让林女生放学之后过来把事情交代清楚,她竟然不理我直接回家。第二天过来她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语文课在做数学作业,以此表示对我的不满。当时我想不良行为背后都有动机,所以没有把这件事交给德育处处理,而是找跟她关系比较好的学生来了解她身上的优点,然后让她的好友把我的想法传递给她,如果她不来跟我沟通交流,我就把这件事上升到学校层面,让德育处找家长直接解决问题。碍于威胁,晚自习结束之后她留下来了,但是一句话都不说,像刺猬一样随时保护自己。我先把事实陈述给她听,告诉她我没冤枉你;然后再把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优点称赞了一番,其实这孩子很讲义气、乐于帮助别人,敢爱敢恨,有指挥能力;再跟她说同寝室的同学对她评价很高,维护她的自尊心,但是这次的做法就错了,因为她的撒谎伤害了同寝室的同学,因为这次扣分主要是她的原因,不承认事实让其他同学跟着扣分,自己也过意不去;最后我说老师最主要的目的是长善救失,之所以没把这件事报到德育处,就是想帮助你。说完,林同学开始一直流泪,我觉得教育契机来了,只要流泪,就已触到她内心深处的柔软。我再问她为什么不说话,哪怕反驳也好,她说了一句让我很震惊的话:一直以来我在老师眼中是个坏孩子,他们都批评我,我只有用无声来对抗,这样我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以为你也会像其他老师一样要来指责批评我。
当时我听了她的话之后,眼泪刷的留下来。当老师如果从没发现这位女生的优点,只是一味批评,其实就是在暗示该女生是个坏孩子,该女生的不良行为是她内心气馁的错误表现。中国“爱自然生命力”心灵导师吕红兵曾说:一个人说自己是好人,就只做好事;一个人说自己是坏人,就只做坏事,做好事都别扭。一个人承认自己优秀,一定能活出优秀的状态;一个人承认自己很差,就只能活出差的状态。因此我想说教育者应该去挖掘学生的优点,优点就是学生明亮那方。自从那次谈话之后,林同学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向同寝室的同学道歉,见到我非常有礼貌打招呼,班级里的活动基本上由她组织,参加学校里的大型活动都能使我们班长脸,非常有创意,班级的同学都亲切地叫她“林姐”。后来学习上也非常刻苦,有自己的方向,跟我说以前为什么没认识到学习的好处呢,浑浑噩噩过了那么多年,现在想学习而且也非常辛苦,数学从高一补起,一节课一节课地补;英语每天早读课很大声地背。可以说她成为了我们班学习的模范,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现在变得那么努力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一种触动。我经常在班级里表扬她,维护她的自尊,激发她的自信,所以她变得积极向上。今年高考考了470分,语文考了115分,最后还跟我说,老师,我虽然上语文课不认真,但是我在您有智慧的教育下作文能瞎扯很长,估计得了50多分。
因此,班主任面对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生,不要总是架着一副班主任的权威批评指责,而应该努力去了解学生背后的行为动机,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朝着学生的优势去培养,朝着健全人的方向发展,从而成就学生。
二、犯错中成长,敢于承担责任
        一个人难免会犯错,但是不管是严重的错误还是小错误,只要这个人还具有人性,这些错误都能使人成长。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甚至逃避责任。作为班主任,我们怎样去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呢?吕红兵老师说教育者本人的能量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理解孩子、宽容孩子。

我想说的是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让学生在犯错误中成长和进步。
     案例2:我们学校有项规定:严禁学生带手机入校。但是总有一些学生带着侥幸的心理把手机带入学校,就寝时拿出来玩,有的甚至在晚自习课堂上偷偷看网络小说。我班沈心(化名)同学晚上就寝时玩手机被值班老师缴掉。第二天早上6:25我就到校了,碰到沈同学就像丢了魂似的在德育处门口徘徊,头发像鸡窝,脸色很不好,一脸忧愁。我问他怎么了,他描述的事实:自己昨晚想看一下天气预报,被闵老师缴掉了,想找闵老师道歉。他本想去解释自己看手机的原因,然后通过内疚的方式让老师把手机还给他,这其实是一种想逃避责任的做法,学校里规定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准带手机,每位学生都知道的,对谁都没有特例,犯错了就应该承担后果。当时我是很生气,因为前几天的班会课专门强调这件事,再加上学校里扣班级考核分2分,而且他还跟我说不要通知他父母亲,意味着不要回家反省。我冷静地跟他说先去吃饭,上完早读课过来找我。实际上是我想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怎样处理才是更合适的方法。
        我电话通知家长过来,家长一到我办公室就给沈同学一个巴掌。我看家长这种处理方式很不对,我让沈同学先到外面,然后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先让家长稳定一下情绪,告诉家长孩子犯错是难免的,不管孩子好坏,家长应该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他才会真诚地与父母亲交流,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而更好地成长与进步。家长思想做通了,又去做沈同学的工作。我觉得他的压力已经非常大,德育处给出警告处分,再停课一周,家长又怒气冲天,层层压力之下沈同学能量非常低,所以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指责。我只是说老师看到早上寻寻觅觅的你失魂落魄,感到很心疼,我知道你很内疚,但是内疚是负能量,还不如坦坦荡荡去承担责任。
        我的安慰让他拥有一点阳光,而不是在犯错了陷入绝望,但我这里不是提倡纵容学生。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集体一定要有规则,否则让学生觉得混乱和不适。有些学生为所欲为,目中无人,却很不快乐,没有规则,没有自由。犯错了按照校规、班规处理,班主任心平气和地教育学生。但是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错误也不能太苛,一个班级四五十人,如果学生犯错,班主任都要大发雷霆,严惩学生,那是非常伤身体;另外班级的气氛也很压抑,师生关系也会很紧张。学生可能表面上很顺从,但是内心对班主任不服。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允许学生犯错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在犯错中进步与成长,这样会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采用撒谎的方式逃避责任。当班主任允许学生犯错,学生也会信任班主任,内心崇拜尊敬班主任,在班级中也会懂得按照班规、按照道理去做事,从而也懂得自律。
三、提升思维的高度,增强抗挫折能力
        高三学习,可谓“压力山大”,心态不好的学生就会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不安定,从而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如果一次考试不好就会很焦虑,从而否定自己,接纳不了自己,抗挫折能力很低。其实这是缺少思维高度的一种表现,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宇宙创造不同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学生不管考上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都是合理的,出来工作都是在为这个社会服务。能力高的人多为社会做点贡献,能力低也照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如果用潮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认为学习不好将来一无是处,不接纳自己,让自己难受、痛苦,无法用宇宙的观点审视自己。因为笔者是语文老师,所以我喜欢用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让学生与圣贤、与哲人对话,吸取他们的智慧,从而能够按照圣贤、哲人的思想来为人处世。
案例3:我们班有个女生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在选考时发挥很不好,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状态。本来选考科目是她的强项,语数外成绩平平。现在选考没考好好对她打击很大,一直问我“老师,我怎么办”。我告诉她先把心态调整好,然后把一篇高三女生写的《诵读<道德经>改变我的人生》推荐给她看,然后告诉她《道德经》是本很有能量的书,接下来每天诵读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后来我发现她真的去做了,每天在她的书桌上能看到《道德经》这本书,星期六下午留校在翻译《道德经》,晚自习结束听到她在背《道德经》,考试作文每次都能运用《道德经》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高考语文考了122分。可以说她用《道德经》把不良的心态转换成为淡定而又从容,用满满的正能量提升自己。其实我们班不只她一个人在诵读《道德经》,还有一批人。我教的另外一个班的男生能够把《道德经》全文背下来,而且还跟我说我们生活中处处能用《道德经》的思想来解释。比如:《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有些三季人不知有四季的存在,总是嘲笑四季人。因为这位男生性格非常正直,经常被其他学生嘲笑,但他依然故我。我不知道这些学生把《道德经》读到何种程度,但从他们的表现来看,《道德经》在提升他们思维的高度,增强了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除了经典外,我还会推荐学生阅读心理学、哲学之类的书。像周国平《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林青贤《幸福,从接纳开始》等等。我们班有个男生成绩从高一开始一直不错,但是到高考前,精神状态崩溃。晚上睡不着;经常生病,阑尾炎、胃病、皮肤病;每次模拟考一团糟,语数外成绩150分只能考出60多分。本来能稳考本科的,看起来也无望。该生原先的目标想考国防大学,对自己要求很高,因为他的父亲很优秀,是某第一人民医院的名医。当时家长急得团团转向我求助,我推荐该生去阅读《幸福,从接纳开始》。我没有多余的说教,我觉得书本中的道理比我讲得好,一个完全接纳自己的人,生命自然就绽放了;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那也只能痛苦着,这是人生第一大苦难。最后该生考上了本科,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家长多次发微信感谢,感谢我帮助他儿子度过了高考前最黑暗时期。
其实,我们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后天的意志力、心念等精神层面的一个提升、学习、丰富的过程,诵读经典,阅读圣贤书,无为而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能够让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状态。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心中充满正能量。吕红兵老师说:只要心没有被恐惧和其他负面的能量包裹,能直接和宇宙连接上,那么人就会容易按道德、道理做事,他的学习、做事的本领也会很强,更重要的是心态平和、阳光,有能力抵抗一切的不如意。
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因此营造的班级氛围也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立德树人。时代在前进,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用最接近真理的教育理念去打造阳光班级,培养阳光学生。教育进行时,我们每位班主任都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吕红兵:《吕爸爸的教育智慧》,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9月。
2.林青贤:《幸福,从接纳开始》,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8年7月。
3.李胜杰,林青贤:《唤醒内在天才的秘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年4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