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群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616750
摘要:学生由于缺乏注意的稳定性、缺乏及时转移注意的能力及注意分配能力差等而造成知识的缺漏;思维活动时常落后于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不能边听边记笔记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学生意志锻炼、培养学生分配注意和转移注意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关键词:学生 自觉学习心理 学习兴趣 提高自制力 分配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注意的稳定性而造成知识的缺漏;也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及时转移注意的能力,思维活动时常落后于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还有些学生由于注意力分配能力差,不能边听边记笔记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自觉学习心理
学生一般对教学目的、任务和意义,理解得越清楚深刻,完成学习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对象就越能引起人的注意。所以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并提高其目标的吸引力,以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某班学生由于偏科,一上历史课就没精打采,甚至个别学生偷做数学作业,班主任老师先批评了这种偏科现象,又讲述了学历史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后来他又和历史老师一起组织召开了以“古今中外的事你知多少”为主题的班会,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知识竞赛,并讲了十年动乱中因不懂历史知识所闹的笑话,并继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终于纠正了学生的不良现象。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利用具体实例,使学生逐步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在开始教学每一门课时,向学生讲清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每一节课时,更要向学生讲清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及其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他就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倾向,保持非凡的注意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就会增强。所以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提供反馈,强化动机;适当开展竞赛,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感,特别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更能激起学习动机、增强注意力。如一学生放学回家后,他的爸爸让他测量他家院子的面积,可他家院子是不规则形,不能直接测量,他就利用在数学课中学到的知识,把院子划分成不同的形状,分别进行测量,从而完成了任务,也强化了他学好数学的动机。此后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数学课上注意力更集中了。所以学习中既要激发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直接动机,更要激发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间接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学生注意的产生和保持都是以兴趣为条件的,兴趣越浓注意越集中,兴趣索然则注意涣散。所以对一些令人乏味的教学内容,可先从激发直接兴趣入手,如一物理教师在讲“摩擦力”时,先问学生:“把一只一磅重的铁球放在地面上,用一只蚂蚁之力能否将它推动?”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哄笑起来“推不动”!“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仍有几个学生答道“也推不动”后他让学生看教材寻答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答道“推得动不动,不是看铁球重量,主要看它与地面的摩擦力有多大……。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注意力,又使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便于理解掌握,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广阔而稳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不只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且对活动的目的结果也产生兴趣,以利于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些学生兴趣狭窄,对新事物反映迟钝,而有些学生虽然兴趣广阔,但不能稳定持久,一种兴趣易被另一种兴趣所代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还有些学生由于知识上存在着缺漏,课堂上听不懂而分散了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配合联系。
三、加强学生意志锻炼,提高自制力
人的注意力与意志力密切相关。意志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强的学生则能长时间地维持自己的有意注意;果断性强的学生,则有利于注意的转移。教学中,环境不可能绝对安静,教学内容也必有一些单调和枯燥,但又是非学不可的知识,学生身心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特别是被某种情绪所纠缠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与分心作斗争的能力,养成随时都能强使自己把注意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即使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也能闹中求静,不受外界刺激影响,不转移自己的目标,并能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情结,这就要加强意志锻炼并做到:①组织学生从事一些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如,让学生在一篇文章中,没有遗漏地找出沿着某条河流的城市。也可让学生采用记笔记、做札记、画符号等实际动作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维护注意,培养自制力。②可经常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所提问题尽量明确具体,任务必须是学生力所能及且又需作一定意志努力オ能达到的。使他们相信自己经过努力是能完成任务的,从而充满信心,自觉地排除于扰,克服困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③加强榜样的激励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革命导师、科学家和英雄模范人物锻炼坚强意志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并树立一些他们周围的榜样,特别是同龄人中的榜样,使他们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自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四、培养学生分配注意和转移注意的能力
如果学生能善于分配注意,就能“眼观八方”、“左右逢源”,也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注意范围的特点和注意分配的能力,在讲课时保持正常的速度,快慢适中,抑扬顿挫,当讲到重难点时,可放慢速度,加重语气,甚至重复几次,以便于学生理解思考和笔记,并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尽量形成动作系统要培养学生及时转移注意的能力,首先使学生养成随时都能促使自己把注意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当一种教学活动从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时,应预先提示,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导入新课时,可设计巧妙的“引言”、问题,或通过检查复习,从旧教材过渡到新教材。对那些难以转移注意的学生,教育他们不要在课间休息时考虑较难的问题,不作剧烈的运动,这样才能做到上课时及时转移注意力。
此外,还应注意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设法控制环境因素的干扰,教学内容应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教学方法应力求灵活多样,并善于引导学生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等,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康晨阳. 不同强度耐力素质训练对初中学生意志力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黄盛应.小学编程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专注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20(05):15-18.
[3]刘世清.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