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杨劲飞
[导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可以转变学生被动进行科学学习的方式
        杨劲飞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710048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可以转变学生被动进行科学学习的方式,并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从而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精彩导入;趣味实验;师生互动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的弊端,利用创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改变以往“鸦雀无声”的教学现状,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畅所欲言”,从而能够取代“一言堂”的教学现状,并能够早日实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建设。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设计精彩导入,提高探索热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精彩的导入,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并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索热情,从而能够让新课教学顺利开展下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计精彩的导入,以此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当中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从而能够降低学生对教材新知识的陌生感,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教材新知识的效率。
        例如,以《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为例,在进行新课的引入之时,我先为学生出示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木块、石块、塑料、棉花等物品,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现在摇一摇,请认真听,猜一猜盒子里面是什么?并说出你的依据。然后,我摇了摇盒子,让学生猜测了盒子里面的物体。接着,我请学生摸了摸盒子里面的物体,让学生说出了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最后,我让学生将盒子里面的物体拿了出来,检验了自己是否猜对,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盒子里面的物体是天然材料呢还是人造材料呢?以此为学生书写了本节课的课题: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水到渠成地进行了新课的教学。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精彩的导入,提高了新课教学的魅力,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的问题,获得了极大的教学收益。


        二、组织趣味实验,加深知识认知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特征,为学生组织充满趣味性的实验,可以增加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规律,从而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组织趣味实验,以此可以促使学生科学学习压力的降低,并能够让学生掌握比较牢固的教材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
        例如,以《磁铁的吸力》为例,在讲述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磁铁能够吸起什么样的物体呢?并让学生进行了猜想与回答。然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金属做的物品,让学生进行了实验,用磁铁吸了吸这些金属做的物品,验证了金属做的物品能否被磁铁吸起来。最后,我让学生结合实验的结果,回答了以下问题: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点呢?并为学生出示了一枚一角的硬币和一枚一元的硬币,让学生利用磁铁吸了吸,看了看它们能否被磁铁吸起,从而使学生懂得了磁铁除了能吸铁,还能吸镍这种金属。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组织趣味游戏,唤醒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本质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了科学实验活动当中,深入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知识。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积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活跃科学教学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可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不断促进新型师生伙伴关系的建立。
        例如,以《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例,在讲述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找出了与猫、鸽子、金鱼、乌龟、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使学生初步对动物进行了分类。然后,我指导学生查阅了与动物分类标准有关的资料,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对自己找出的动物进行了重新分类,接着,我让学生说了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有没有很难放进分类标准中的动物呢?怎么办呢?最后,我为学生链接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并对学生进行了讲解,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动”了起来,主动在课堂当中进行了展示,不断提高了小学科学教学高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要通过设计精彩导入,提高探索热情;组织趣味实验,加深知识认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等途径,全面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从而能够较好地完成小学科学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闫美玲. 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7,000(0A5):52-52.
        [2]周祖恒.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小作家选刊,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