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芳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清水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106
【摘要】游记类习作是中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习作训练内容之一。游记类习作具有直观可视性,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能有效训练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也能训练学生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选择精彩内容的能力。让微视频走进游记习作课堂,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更好地观察事物和面中取景、抓住精彩瞬间。摄制出精彩的微视频,有助于学生写好游记类习作,而微视频镜头的采撷大有方法可追寻,常见的微视频镜头的采撷方法有近十种。
【关键词】游记;微视频;镜头;采撷
【正文】游记习作就是让学生参观了一些风景名胜或小区、公园后,再让他们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东西都记录下来的文章。游记类文章一般都以旅游路线为线索,记录旅游经历,将现场景物等都描述(或摄制)出来,借文字来表达情感的文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摄像技术越来越先进和方便,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都能很方便地摄制出微视频。下面就以上饶市主城区景观、公园和一些小区景点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采撷微视频的镜头,以便更好地促进游记类习作的指导和写作。
一 门面镜头
门面镜头是指含有景点名称和景点介绍的画面内容。门面镜头可以直接代替微视频播放时的语言旁白,让观看者自己直接去看画面,从中撷取习作时所需要的文字内容。
如:走进广信区槠溪湿地公园门口,左侧有一块展示栏上写着公园简介,还可以看到两片翠竹之间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正上方有“槠溪湿地公园”六个大字。这两个画面一般来说至少必须摄入一个镜头,让观看者了解景点的名称和主要特色。
二 特色镜头
特色镜头是指这个景点所具有而其他景点所没有的建筑或标识。当下的景点、公园或小区越来越多,在建设时难免会景点重复,很难把所有地方打造成特色,大部分会景观累同,累同的部分就不用特别介绍,对特有的镜头则应当详细介绍。
如:走进春江大道江岸首府小区,就可以看到一个长长的喷泉,喷泉并不算特色景物,但此地的喷泉边上有八匹姿态各异的黑色骏马在作势奔腾,就成了这个小区的标识景物,应当作为特色镜头摄制下来,以便让观看者了解。
三 俯瞰镜头
俯瞰镜头是从高空向下方摄制的镜头,这样能给予人总体概貌的状况,若有可能,则十分有必要摄制这种镜头。
有的公园或小区,旁边有比较高大而突出的建筑物,我们可以站到这些建筑物上摄制镜头。如有可能,也可以运用遥控无人机进行拍摄,能给人以直观立体的感受。如要拍摄旭日公园的俯瞰镜头,可以到旁边小区上层时代二十八层楼顶上去拍摄旭日公园的俯瞰图片或视频。
四 细节镜头
细节镜头,是指能表现出人物、景物、事件等对象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镜头。细节镜头能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画面,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反映出了事物的特征。
例如:紫阳公园中人工湖上,有一个铜雕——其中一个小男孩骑在黄牛背上,正在悠闲地吹笛;一个四角展檐亭上刻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古诗;一条小道的石板上刻有“花开富贵”“鱼戏莲叶”等等图案,在拍摄微视频镜头时这些细节不能被疏忽掉。
五 剪辑镜头
微视频的内容长短是有限制的,为了节省视频的内容,可以采用移动剪辑镜头来拍摄选取内容。
拍摄镜头时,也许看到到的精彩画面不是连续性的,我们就可以对着一个画面拍摄几分钟后保存下来,后面看到另一个精彩镜头画面又拍摄下来,然后把几个精彩镜头画面进行剪辑连接成的视频就相对完整了。
六 远近镜头
在拍摄镜头时也有不同的目的,有时为了在一个画面中看到更多的景物,那么就宜采用远镜头;有时为了看清一个景物的细节特征,就可以采用特写近镜头,有意识地放大事物的局部,让观看者能看得更细致清楚。
七 主题镜头
公园或景观的设置,也不是十分随意,毫无章法的,经常会设置一个主题核心。那么这些景点的主题画面镜头就必须在微视频中有所反映,呈现出相关主题。这些主题,有时也在表现习作主题时极具参考价值。
旭日公园中的法制宣传栏、槠溪湿地公园中的二十四孝道故事、紫阳公园中的朱熹像、惟义公园中的杨惟义雕像、步行街中的大铜钱等等是为主题景观,必须拍摄下相关镜头。
八 组合镜头
为了在微视频中呈现更丰富多彩的画面内容,有时可以把同一个景区性质相似的景观,拍摄成图片,再运用图片拼接的技术,合成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一个组合镜头。
例如:在广信区湿地公园中,沿着小区的小路旁边,展示栏上有许多二十四孝道故事,我们就可以选择《哭竹生笋》《卖儿救母》等内容,组成一个组合镜头,在微视频中予以呈现。
微视频的拍摄是一种技术活儿,要学会并不难,要拍摄好,不认真学习是不行的。微视频的镜头采撷方法,大致有以上几种,但具体在合成微视频时运用方法不是单一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才能制作出好的微视频。精彩的微视频为写好游记提供提供了很好的鲜活的素材,微视频在游记习作中的运用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参考文献:[1]王华星.“微视频习作”的教学价值与操作策略初探[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5,(3):8-9.
[2]林小英.建构特色课程,培育经典文化[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