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玲
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中学256508
摘要:现阶段新课标及新课改的推行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指出了明确的方案及改革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以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和改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的强化。本文针对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留存的部分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堂;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明确教学计划、清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对教学方式及教学细节的掌控提升教学有效性强化,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学习效率、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评价方式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者及辅助者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也极为重要,教师应通过自身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相对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修正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当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发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因长期重复的教学方式形成自身思维的固化缺乏变通及改进能力,这种问题在现阶段教学中仍普遍存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部分教师无法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师生关系也相对紧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仍是通过相对被动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也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数学学科本身相对较为枯燥若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参与度将会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更是每况愈下。
1.2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随着现阶段新课标的深化落实,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创新及改革。但因缺乏深层次的改革经验教师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的付出和实验,部分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式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便通过单一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但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需要较为合理的规划,单纯地沿用会导致学生因聊天等行为浪费诸多教学时间。还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现代多媒体技术过度依赖,对知识教学的过程篇幅运用多媒体,导致学生对题目的解析和知识的理解产生误差,难以正确发挥教学方式的优势和长处。
2新课堂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2.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相对趋于成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年龄特质,针对性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以完成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的提升。例如在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的过程中在开始前便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探索和思考如:怎么确定飞机在地球上的位置?赤道是在同一条线上吗?通过学生相对熟知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知识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理解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理解。
2.2保证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现阶段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也跟随教学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拓展,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强化学生的个人品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明确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运用目的,在教学活动中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2.3合理应用探究性合作学习方式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应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并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对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的等综合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运用。例如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平行线进行充分的探究和讨论并提出重点问题如: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它们的同位角是什么关系?在两条平行线中同旁内角有什么样的关联等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充分的探索。此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把控时间,避免学生在得到问题答案后以聊天等方式脱离教学氛围。随后小组合作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小组内的学生以各自特定的位置进行良好的发言及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应在认知自身地位的情况下为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教学并保证教学有效性。随着现阶段教学政策的深化落实,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政策的改进,通过对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实践进行良好的教学方式选择并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完成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的多重提升,并针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等作为基础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李振英.谈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252.
[2]樊剑.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外阅读(中旬),2013,(9).3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