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与语文教学融合之微作业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高丹玲
[导读]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重要形式。
        高丹玲
        四川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   646000
        摘要: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重要形式。微作业是指运用社交软件,即钉钉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已达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多样性以及精准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立足微作业,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微作业的概念、微作业的特点、微作业的优势以及微作业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社交软件;语文教学;融合策略;微作业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运用口头留作业的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忘记作业的状况,也极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埋怨,从而导致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微作业的形式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制定多样性的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的作业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微作业的概念
         微作业运用的媒介是社交软件,即钉钉。微作业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应的微作业内容,并将其传送给教师。教师及时进行微作业的修改,并将之反馈给学生,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微作业只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是对传统作业形式的补充。
        二、微作业的特点
        (1)便捷性
        微课作业的布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布置相应的作业。与此同时,作业的布置环保,对环境没有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用担心忘记写作业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便于查找,即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聊天记录的方式,查询教师的作业布置。
        (2)多样性
        微作业布置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道语音题,也可以是一段文字,还可以是一段视频。多样性的作业布置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作业完成的能动性。
        (3)精简性
        语文教师在布置题目是应注重从教学重难点的角度着力,并在此过程中,做到精简。与此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尽量保持语言的精简,减少相应的套话。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4)反馈性
         作业学习效果的获得不仅与学生的作业效率有密切关系,而且和教师的作业反馈具有重要联系。运用微作业的方式,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为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增强语文教学的精准性。


        三、微作业的优势
        (1)增强作业完成的能动性
         微作业紧跟时代潮流,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摆脱传统语文作业的无趣性。与此同时,微课作业形式较为生动活泼,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增强学生作业完成的能动性。
        (2)增强作业授课的高效性
         与传统作业相比,微课作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教师在布置作业以及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有相应字数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注重从作业的重难点着力,而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注重文字表达的简明扼要性,从而达到增强作业授课的高效性目的。
        (3)增强作业布置的完善性
        在传统的作业布置过程中,学生往往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相关作业的完成,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只会写,不会表达”的状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语音作业,并进行充分地表达,从而弥补传统作业的不足,增强作业完成形式的多样性。
        四、微作业的运用
         本文中的微作业与微课教学相类似,即在课上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获得良好的微作业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运用微作业的形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调动个人掌握的语文知识。为了保证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方向性以及积极性,教师运用钉钉积极地与学生联系,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运用钉钉的形式提交作业。教师在此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小洛说:“这句诗让我想起管中窥豹的故事,即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小陈说:“这句诗让我想到画杨桃的故事。因为在每个不同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通过运用微作业的形式,教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微作业进行探析,并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运用微作业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微作业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微作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第二点,小学语文教师应掌握微作业的优势以及劣势。比如,在微作业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运用手机或是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游戏的中,从而导致整体的微作业教学效果差。第三点,教师应注重从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发现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方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海.基于微社交软件的小学语文“微作业”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知识.2016(02)
        [2]尤佳.基于社交软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