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赖诗兰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赖诗兰
        赣州市赣县区城关小学 江西  赣州   3411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互动时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写的作文确是杂乱无章,或者写一篇短短的文章都表达不出题目的要求,有些甚至对简单的数学应用题的题目意思产生误解,寻其根本就是没有很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所以,对于处在教育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讲,必须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写出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
        引言: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备受重视,尤其是阅读教学。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阅读教学,所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任务。提升阅读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总是忐忑不安,不愿“放开”学生的学习,都是盲目的灌输知识,无论是阅读、识字还是写作,他们都认为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老师预期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他们充分发挥潜能。那么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令学生能够主动阅读
兴趣是积极主动的非智力因素,是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对阅读对象感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和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以兴趣为先导,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阅读动机,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形成更加个性化的见解。根据小学生年轻活泼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故事、游戏和多媒体,大幅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学生对阅读课文产生深厚的兴趣。
例如,在四年级语文下册《三月桃花水》一课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点,生动直观地播放各种图片、图像和视频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展示美好的春天,桃花盛开的风景,让学生置身于如画般美丽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春水的美。通过让学生领悟三月桃花的特点,陶冶其爱美情趣,学习作者细腻和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手法,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去体会,这比枯燥的讲解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有强烈阅读课文的欲望,进而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加阅读活动。拥有了阅读的动力和激情,学生可以突破文字的束缚,产生更多个性化的意见,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将阅读时间还给学生
培养阅读能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在教学课堂上就能解决的,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阅读时间非常有限,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较多,导致学生阅读时间少之又少。而且,在阅读时也要有效率的读。也就是说,让学生多读、读好,有时间读,引导学生多方面、多方式地朗读,令学生读、练。因此,老师应认真选用阅读的形式和方法,如一致阅读、点名阅读、角色阅读、介绍阅读、对比阅读等。教师应依照阅读的内容和时间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阅读状态。


例如,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程的时候,我做了如下设计:自学,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按照预习课本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内容:我与闰土见面后,闰土和“我”都谈论了什么事情。然后在文中标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圆形阅读:在检查预习时,不同水平的学生被指定按照自然段落的顺序阅读。比如让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读“啊!闰土的心理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朋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试着阅读:让学生带着感情练习朗读,并思考语调、语调和语速。讨论和阅读:边阅读边讨论,通过文本的外观描述、语言描述和动作描述分析人物特征。在“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之中让学生仔细阅读,用一段话描写闰土的外貌。比较阅读: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比较阅读,如点名、分组阅读等,并在阅读后发表评论。
        三、运用方法,增强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中阅读是一个主要课题。虽然阅读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很难将其他人的想法强加于他人。特别重要的是,老师不应该认为他们的准确分析可以完全取代学生的阅读练习。知识是用来传授和记忆的,但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老师的引领很主要,但它只能起到点睛的效用。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之初,需充分了解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况。
现在是网络时代,这为寻找相关知识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这对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非常有益。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猫》一课中,在阅读过程中,作者老舍先生通过重点写猫的特点来展现对动物的热爱和真诚的赞美。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顺晓畅的语言,感受他对猫的喜爱之情。以探索的精神发现问题。所有的小说内容,即使是精彩的描述,较难理解的内容,有趣的内容,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很好地阅读。注释;第一次基础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阅读时所发现的问题,一起举办探讨会,总结和探讨内容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实行第二次深入阅读。这时,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阅读能力,鼓励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渠道,集中阅读关键词、单词、句子和段落,深入探究一些值得琢磨和收藏的内容。
        四、推荐好书,加强内外结合
在有关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为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提供道路,哪种书应该精读,哪种书应该泛读,如何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如何阅读课外阅读材料,如何有效地将课内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探索文学之美、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为学生推荐好书,将理解民族语言特点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并探索其有效性。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进理解,热爱自己语言的纯美,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一份贡献。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各种形体材料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它映射了美丽的形象、意境,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培育他们的品德素养有积极的影响。小学语文课本已经成功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赏心悦目的完整人物。这些正面人物给孩子们落下了深切的印象。就阅读教学来说,好作品精读是主要,泛读、略读和高质量阅读是累积知识重要内容。但就阅读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泛读是补充知识。拓宽眼界必然要经历几个阶段,但不管使用哪种阅读方法,其目的都是在细读课文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阅读思想,加快吸取语言的精髓,逐渐品味近代文学和语言的高尚。
总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用心去读,不断地去读,才能理解书中真正蕴含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学生阅读。总之,培育深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对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还需努力探寻有效的指导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自主性和有效性,自觉将阅读教学作为一项长远的教学目标,整体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孟令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42
[2]王宝民.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91.
[3]尚全邦.刍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6(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