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葛蓉
[导读] 优质教育环境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葛蓉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柿子镇柿子中学   657502
        摘要:优质教育环境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那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是优质的呢?其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有温度。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带着感情,还要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他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需要丰富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需要组织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关键词:情感教育;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课堂如果是冷冰冰的,拥有感性思维的学生可能会无法接受,进而有着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因而初中语文教师要带着情感去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并且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并且不断地研究情感教育有效落实的策略。这样的话,初中语文教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自由、民主、高效的学习环境。
        一、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叛逆的青春期有一个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指导。这样的话,学生在未来就能够拥有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品德,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即将要教学的内容。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有温度,进而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并且快乐地学习。例如:《邓稼先》这一篇文章描写的是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笔者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置为了让学生拥有爱国主义情感和为祖国建设事业做贡献的崇高情怀。该篇文章的每一部分都设有小标题,都能够体现出作者所设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笔者会在讲课的时候依次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有所感悟。如第一部分展示了历史背景,笔者会着重展示中国的百年屈辱史,以及在屈辱之后坚强地站起来。此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能够得到激发。第二部分讲述了邓稼先的生平,笔者会着重将当时中国的条件和美国的条件进行对比,由此衬托出邓稼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情怀,进而让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悟等。也就是说,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二、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他们需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看待人物或者事物的时候都带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如果学生对教师有着排斥的心理,那么他们就不会轻易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各种思想。反之亦然,爱屋及乌说得就是这一道理。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呈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学生也会回馈以同样的爱。例如:笔者会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展开预习活动,进而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笔者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还是以《邓稼先》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因为该篇文章篇幅较长,课堂时间又有限,因而笔者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前对文章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考虑到学生性格特征,笔者就会将该篇文章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设置问题,如“如果让你们用八个字去形容邓稼先,你们会用什么字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让学生去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展开预习。笔者每次在学生预习的时候都会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和愉快,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理解笔者的良苦用心,进而与笔者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丰富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
        初中语文课本教材是情感教育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师所制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情感教育的导向,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与课本教材文章的作者有着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会指引着他们的行为,进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例如:《紫藤萝瀑布》是宗璞所写的一篇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文章,其是作者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亲人逝世之后的感悟,本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亦是如此。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并无法有着感同身受的感觉。此时笔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笔者首先会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紫藤萝花由衰转盛的情景,并且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然后笔者就可以询问学生:“紫藤萝花衰败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紫藤萝花盛开的时候,你们又想到了什么?”接下来笔者就会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笔者想到了失败和成功,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慢慢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进而对文章有着深刻的理解。
        四、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
        在丰富学生情感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得到信息技术的帮助,因为信息记住集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相对应的情感。这远比教师通过语言教学要更能够为学生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征。为了避免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趣的存在而不是其中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和情感上,此时语文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例如:在进行以《写出人物的精神》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笔者首先要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写作目标,他们所写的人物必须要有着能够打动他们的闪光点。这一操作是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完成的,因为学生需要将自己所要写的人物精神通过最典型的事例体现出来,并且制作成视频传给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利用多媒体依次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播放的视频中体现了人物的哪种精神呢?笔者会随时邀请学生进行回答,邀请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不认真观看的,进而对学生进行提醒。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认真地观看,并且在观看的过程中酝酿自己写作的情感,也因此升华了自己的情感。
        五、组织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情感无法有体现在行动上的机会,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并不能够达到预期中的情感教育效果,因为学生有限的记忆力会逐渐地忘记这种情感。为此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落实自己在情感教育中的收获。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学以致用。不仅如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让自己有着十分丰富的收获。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所介绍的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唤醒自己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因而笔者在进行完该单元的教学之后,就会为学生组织一个“未来的我”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依次上台对自己未来想要成为的角色进行扮演,并让其他学生展开猜测。如有的学生想要成为医生,他就可以做出为病人看病的动作;有的学生想要成为教师,他就可以做出敲击黑板的动作等。在其他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整个活动的氛围就会变得十分轻松和愉快。当猜测出学生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之后,该名学生就需要说出自己的理想,并且说出自己为了实现理想应该去做哪些努力。笔者和其他学生都是他的督促者,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进行督促。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有着长远的目光,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不只是局限在眼前。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先从育人开始,他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出情感教育。这样的话,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就不再是机械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会深切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内涵,进而培养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让自己有着全面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姚清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75.
        [2]王艾一.试谈初中语文的情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8.
        [3]韩彦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