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强
富宁县民族中学 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改变,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走的是传统路线,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朱勇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方式,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努力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较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策略
引 言:语文学科不只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还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语文是一门富有内涵学科,在进入高中阶段后,所涉及到的知识更具有深度,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由于现阶段高校录取方式的影响,师生更多的去追求分数,因而导致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较乏味,学习积极性较低。作为教师要担负起重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培育出高素养高能力的人才。
一、情境教学法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展开教学方式都是处于较为枯燥的环境中,导致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情境,将趣味性元素加入课堂情境,通过情境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新的角度思考课文内容,这会给学生新奇的阅读感受,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转变阅读课文的视角,直观地阅读课文,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阅读效果。
比如,在教师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需要提前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需要包括音频、图文、视频,以此展开情境教学。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由毛泽东亲手书写的《沁园春-长沙》的书画,让学生可以感受劲道有力、潇洒恒逸的笔风,同时给学生播放该首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从浑厚有力的声音中感受该首诗歌的浓厚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展示该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事物的寓意,如“飞鹰”、“湘江”等。并且,在课件中展示该首诗歌中的关键词,有助于加深阅读理解。
接着,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课文中的词语,如近视、远眺、仰视等,这会将课文有序地分层,同时思考这些词语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伟大壮志和爱国情怀。最后,教师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馈。
二、课堂提问法
君子好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这句话的蕴意就在于问,教师需要合理运用“问题”工具,合理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得到质疑,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准思考的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提问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中提问问题的质量。
比如,在教师教学《雨巷》时,在讲课前,向学生们问道:在夏天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雨天,教师继续问道:暮春的江南,淅淅沥沥地在下着细雨,忽然间在某条小巷内,有为撑伞独行的姑娘,仿佛像丁香花一样美丽,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的?随后教师切入主题,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在介绍作者时也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比如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可以提问有谁知道3月5日属于什么星座吗?然后以作者的性格作为切入点,诠释本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勇于提出趣味问题,并紧扣教学内容,有助于展开课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整体课堂效率。
三、让人文教学走入课堂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人文精神对引导学生进行美文阅读有着积极作用,积极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可以丰富教师的讲课艺术。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的含义,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魅力,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这就为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有利条件。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感同身受的前提下,在活动中感受学习乐趣。
例如,在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中,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完文章主要内容后,介绍相关观点,然后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背景以及为什么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讨论之后,教师选出两组学生,归纳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加以简述。那么,在每个小组的在概述课文内容时,需要重视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深入地剖析人物的性格,这会逐渐发现课文人物的内在情感,同时可以感受到课文内容的人文情怀。最后由学生选择角色,演绎文章的故事情节,由教师和其余学生进行点评,这就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朝着多方面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语文课堂更加和谐有序,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方式论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8):86-88.
[2]程荣.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探究[J].才智,2015(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