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学智
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 810799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稳步实施,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实际,进行有效的问题研究,发现学生当前写作内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问题关键进行研究,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语文写作的重点。所以,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写作训练实际,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质量。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质量提升;教学研究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高中阶段的写作知识时,应当立足于学生们的写作内容实际,进行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指导,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写作内容的品质。为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训练时,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独特的写作素材内容,使学生们的写作更加新颖有效。同时,教师应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语言质量,使阅卷者在阅读学生作文期间能够产生良好印象。此外,通过教师人为设计高效写作训练,可以切实优化学生写作内容质量和其写作水平。
一、重视写作素材应用,确保学生写作新颖
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找准学生们实际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用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质量。通过教师长期的语文写作教学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实际写作训练期间,其写作内容中的素材具有极高的重复性。谈及“民族气节”的主题时,必然会有屈原、陆游、岳飞等形象反复出现。长此以往,在短时间内阅卷者评判的作文数目,以及其写作内容中相关素材出现的频率,对老师而言无异于折磨。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推广大量的写作教学素材,使之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新的写作内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写作内容新颖度,切实增强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质量。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沁园春·长沙》时,就可为学生推广相关的毛泽东诗词内容,使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接触其经典诗词内容。其中,教师经过细致的教学分析,为学生筛选《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及《念奴娇·昆仑》等一些列经典诗词。通过为学生们讲解这些相对不常见的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们在实际写作期间,有效应用自己感兴趣的写作素材,并将其进行综合性的创作改编,使之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为学生们积极拓展大量的语文写作素材知识,可以使学生们的写作应用更加有效,此外教师在实际查阅学生试卷作文时,会感到眼前一亮,无形之中给定的分数也会有所提升。
二、提升写作语言水平,创造良好阅读印象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知识期间,发现当前限制学生写作内容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在于学生实际写作语文水平不佳。为了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提升自身写作内容质量,教师需要从写作细节入手,为学生们设计综合性的写作语言训练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质量。为此,教师从写作炼句开始,要求学生们按照自己写作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炼句训练,使自己能够不断发掘之前写作质量不佳的原因,并通过系统性的修改,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写作语言的优化能力。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炼句训练时,就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句子内容,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再造。其中,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之前教学的顺序“明义、提炼、充实、简化”进行写作语言的优化。为此,学生需要对自己需要修改的语言,进行相应的句意判断,而后从中提炼自己能够应用的有效信息。此外,学生需要按照自己对写作语言的整体性认知进行修饰性内容的填充,使写作内容更加丰满具有文采。最终,通过进一步对写作内容进行简化,保留其中的精华删改冗杂部分,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为学生设计语言优化方法,可使学生写作语言水平获得整体性提升。
三、实施高压写作训练,优化综合写作水平
学生们需要面对高考巨大的考试心理压力,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锻炼自身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写作水平。为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高压写作训练,使学生们在高度紧张的训练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审题分析和写作训练。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写作时间的压缩设计,使学生真正感到紧张和急迫,从而有效锻炼学生应对这些突发状况的能力。
例如,学生们在“限时训练”的情境下,需要按照教师的教学要求,首先对需要写作的题目进行分析,并罗列自己的写作提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压缩构思写作内容和结构的时间,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思路留足时间。特别是学生们在教师压缩写作时间的状况下,需要具备更敏锐的写作思维,以及快速书写的准确率和字体质量。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高压训练,可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高中写作知识期间,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要,设计综合性教法,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尹甜甜.运用说理思维提升语文思维品质——以高考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7(06):43-44.
[2]许其山.我自妙笔生花——浅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自主学习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