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朱飞祥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朱飞祥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长塘完全小学 湖南 邵阳422923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已非常普遍。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指导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主流,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有深入了解。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传授时,学生往往很容易掌握,但是在实际进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又很难保证习题解答的准确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分析的时候,学生右边的思路清晰了,左边的思路却模糊了。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往往还是以“概念讲解-例题分析-习题处理-作业布置”等环节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难得到激发,不利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培养以及提升。
(二)信息技术没有有效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应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新知识的导入不够生动,并且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其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网络信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不高,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失去活力的现象经常出现。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并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课堂融入性,而且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根据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且这些事物也很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字与编码》一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对当地的车牌号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然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应用数字编码的实例,将其记录下来。
(二)合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而言,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点的位置,这也使得学生的课堂融入性较低,学习热情也很低,教师应注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改进,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被动地位得到有效扭转,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传统的单一性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呈现更加丰富,这样也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更加符合。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对教学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应用多媒体设备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会看到平行四边形的底被平移之后变成了长方形的长,这也使得学生对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
(三)设定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较差,并且很难实现与其他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课堂教学的三维方法进行明确,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进行合理规划,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满足,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意识,这样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及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时、分、秒》一课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课件进行制作以及演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跳格子游戏,学生会根据多媒体课件中的跳格子提示来进行课堂游戏。学生会发现每次跳的格子数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所到达的重点却是相同的,这时候学生便会发现,一个大格子与五个小格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进行全面落实,并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从而使知识点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小学生面前。
参考文献:
[1]范炳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59):7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59.066.
[2]谢亚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4):79-80.
[3]王金兰.浅探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22(22):25-2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12.
[4]蒋红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30.
[5]薛洁.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0,(21):33-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1.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