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唐玲
[导读] 生活中有很多元素可以用于数学教学,

        唐玲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210023
        摘要:生活中有很多元素可以用于数学教学,这些语速可以用来增强数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以一定的兴趣为基础来学习数学,这样的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构筑教材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实践力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生活的作用,认可数学学习的用途,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兴趣
        引言: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育对于增强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运用数学知识,对自己生活进行解读,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数学原理,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原理进行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需要重视的内容
        (一)要突出数学教学的核心地位。生活化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生活的形式元素和手段来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这个主体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数据问题,能够建立起生活中的数学视角,实现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抽象化,通过思考和对数学方法的应用,获得生活化数学学习的经验。
        (二)要突出数学生活案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案例的选择需要教师对生活中的事例和场景进行研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并确保他们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持续地获得一定的收获和经验。这样的案例才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有利于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意识的激发,也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建立,从而获得认知上、心理上、行动上、情感上的全面发展。
        (三)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不单单是对生活的单纯展示,教师要在这些案例中加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更高层次的训练目标。在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上构建起高楼,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熟练度和对生活中数学元素的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这一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动手操作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1]。
        二、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结合教材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章节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中这些素材,运用灵活的形式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原理数学知识,也能够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进行解释[2]。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从生活出发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利用生活化手段对数学课堂进行有计划的开展。

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或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开展情境的营造,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其次,教学的形式要足够丰富,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智能终端或网络教学资源来丰富体验。然后,结合生活事例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买菜、商店打折结算、水电费计算、地砖设计、找位置、确定坐标等场景,用这些生活中的丰富的素材和情景,来帮助学生强化对生活中数学的体验。教师要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并适时给予科学指导,为将数学知识有效的融入生活场景中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避免放任自流。具体来讲,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自主探究。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巧的训练,也包括数学思想的传递,而思想指导的是数学实践,这种实践不仅包括计算图形绘制,也包括运用实践过程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具象事物和数学抽象性的比较理解,也有利于数学数形结合思维的形成,使他们在面对抽象性和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能够用数学知识进行熟练的化解。例如,百分数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案例,从小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比如测量伙伴们的身高、体重、手指的长度、书本厚度,然后大家一起设定标准计算符合某些条件的学生在全班学生中的百分比,比如身高1.5米至1.5米且小指长度超过3厘米的男生在全班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头发长度总体长度超过20厘米,体重不低于34公斤的女生在全班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三)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游戏,为课堂增添活力。数学游戏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提升注意力、增强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数学教师要增强对课堂的把控程度,运用游戏口令来带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游戏化操作,用数学角度出现眼光来看待游戏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起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观察力[3]。教师在引导学生将刚刚学会的知识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参考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营造一种场景,为学生提供可以突破自我进行挑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例如,运用疫情这一时事热点来进行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训练对扇形统计的图的制作和解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给各小组派发今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统计数据,安排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中国及周边国家感染人数扇形统计图,然后各组交换进行解读对比,在交流中获得学习。
        结语:总之,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培养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兴趣,对在实际生活中开展数学教育是有统筹协调意义的,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真正体会数学对生活的意义。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思维的逐渐形成,使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肖潭英.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81-82.
        [2]周慧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230-231.
        [3]赵和儒.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