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丽
西安市航天中学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为了能够培养出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生,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技能,这几年核心素养的理念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被应用普及,这种理念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有着巨大的冲击,也更加适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今的微课教学模式如果能配合核心素养理念,也会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以初中数学为例,试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运用微课的策略和阻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微课;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曾经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诉求,学生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知识积累,所以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借助当前的科学技术,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提升,让学生在微课中获取到更多的数学解题技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1 初中数学应用微课的策略阐述
1.1 将微课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如今初中的数学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乏味,他们越来越讨厌排斥数学这门学科,也最终导致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性减弱,学习效率降低。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个普遍现象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将微课的模式最大限度地融合到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数学能带给他们的趣味,尽量的避免或消除这种排斥心理。学生的心理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他们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和乐趣的基础之上,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核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考虑他们的实际年龄状况,让数学变得更加游戏化、生动化、有趣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构建他们在自身内部的数学学习系统,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效率,让学生更加的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比如在北师大版本的八年级教材中,“空间与图形”“位置与坐标”这些章节的学习如果通过微课的模式呈现给学生,会让这些知识的展现更有形象感,让学生具体感受到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基本性质。
1.2 利用微课强调课堂重点,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塑造的重要时期,教师通常会在这一阶段进行知识输送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例如:一次函数、四边形性质的探索、统计等相关问题,学生都是在这一时期进行学习的,如果学生没有在这期间打好扎实的基础,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也难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成绩。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突破障碍,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为学生打造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传统数学课堂教育模式,将微课的形式和初中数学课堂相结合,创新现代化教育方法,教师利用微课对课堂的基础重点知识进行强调,以此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更好的知识的应用,培养会举一反三、数学基础知识扎实、有较高数学思辨能力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2 核心素养下数学微课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1 理念仍难以应用于实践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然而在现实的实践中对核心素养的理念的不断应用中却是不尽人意,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提出,实践方面却难以彻底实现。"提出,推广,学习,运用"等阶段,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必然要经过的过程。而前三个阶段是相对简单的,从学习到应用的过程,并非想象中的轻松。虽然教育部已经加大在相关方面对老师的培训,也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普及推广,但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住其根本内涵和培养的相关技能,所以导致培养核心素养理念仍停留在理论方面,未切合实际为学生提供全面培养的教育。
2.2 教学体制和模式改变困难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关的教学体制也没有进行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也难以跳出原有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将微课应用到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体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虽然有相对先进化的理论,但是实际情况仍然让此理论流于现实。此现象并非仅是一个因素构成,也是由于现实几个情况的相互限制而导致全面培养核心素养理念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微课的应用只停留在预期之上,不论是在大方向的教育体制,或者是在小方向的教师教学方面都没有很好的针对此进行发展实施。
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现代化数学教学理念与教育技术装备相结合,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将微课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去,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数学知识,培育学生的数学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推动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微课的教学方法略探》来源:学术期刊《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年3期
[2]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比较研究》来源: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7
[3]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来源:学术期刊《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