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魏文承
[导读]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魏文承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南华小学  542815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是习惯性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而非实践,课堂的教学效果受限,为此要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前言:学习数学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数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实际效用,而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获得高分。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学目的有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味的做题训练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立足课堂本身,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将理论机械的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听课和做题来掌握,在单调重复的教学中会消磨学生的忍耐力,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要丰富教学方式,深入了解学生们这个年代所流行的事物,也蹭一蹭当下的时事热点和潮流时尚,激发学生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多边体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们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用木棍、绳子、泥土等工具去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发现并总结规律,在猜想和证实所发现的规律,最最或总结出正确的公式。或者是在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当中,学生光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应该用木棍做相应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证明,对课堂知识产生更多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最后正确的结果,让学生有了新奇的学习经历,通过自己努力掌握了应学的知识,明白了这些知识之间蕴含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发挥这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人物,优秀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和题型,其次,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素质教学理念。因此,要注重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通过考核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理念和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的时候,要秉承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观念,同时,小学数学老师也要注重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不足,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不断的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改进现有教学措施,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对时间的章节进行数学公开课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对于该章节知识的掌握,书写的工整,师生的互动,还要关注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传达出数学意识而非单纯的是用来应试,同时注重有没有立足于生活,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等。将考核内容和标准做适当的修改,更符合新时期数学教学的要求,从而促进教师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从而更好的教育学生。


    三、立足生活实际
        什么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不是学生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是概念的记忆,也不是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而是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立足生活实际,注重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运用方式以及数学思维,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即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产生联想、引发共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知识。例如:在进行度量单位的教学当中,升与毫升、米和厘米、斤和公斤等之间的差别,老师要举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了事务作为例子,比如瓶装水和桶装水、桌子和书本、水果和人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度量单位之间的差距,同时便于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还有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过程当中,这种应用计算题就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我们在掌握了相关的计算公式之后,不单单要做题,更要注重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
    四、重视教学过程
        学生数学的核心素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老师把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这也就要求老师把学生当做是教学的主体,自己则更多的担当教学的辅助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享受学习但我过程,通过亲自的实践、深入的思考,发现自身蕴含的规律,不断训练自己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们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用木棍、绳子、泥土等工具去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发现并总结规律,在猜想和证实所发现的规律,最最或总结出正确的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最后正确的结果,让学生有了新奇的学习经历,通过自己努力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挖掘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
        结束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从思想到行动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但是目前对于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教学方式古板单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注重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重视数学教学结果也重视教学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育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53.
        [2]叶春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基于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例中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0-91.
        [3]吴彩凤,马晓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设计——以“一元一次方程”练习课为例[J].林区教学,2020(08):82-84.
        [4]靳晓婷.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地生根的途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2):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