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梅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 537100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需要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课堂营造的富有生活气息,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数学课堂的展现,要把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放在教育的首位。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落实新课标教育改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目标结合起来,把握住这些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增强对学生课堂体验的经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数学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表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数学探索。教育要尊重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尊重学生身心成长发展为特点和基础,在课堂上逐渐构建对小学生智力开发的模式,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特点
有效课堂主要表现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细节设计、教材举例符合当下生活常见事物的特点,对学生的爱好需要有所体现。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认识,把科学探索当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能够完全体现对知识点的合理分配,对内容的讲解,透彻对综合实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充分运用新兴的互联网科技手段,丰富学生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着力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极力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微课或其他新型教育形式来丰富学生探索过程,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1]。
二、增强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课堂体验,以生活化为导向,增强生活与数学之间联系在学生面前的展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同时他们愿意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对生活进行探索。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编纂的内容和特点,借助学生喜爱的元素和生活形式来对教育内容进行展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网络资源和智能互动终端来开展教学,将丰富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呈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思维、原理来对生活进行探索。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熟悉感,同时也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其中探索自己陌生领域的知识,从而促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增强[2]。教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动手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把课本上涉及到的物品、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减少学生因过度思考或过度想象而产生的疲倦感,以增强学生直观的思考方式,建立起抽象与具体的特定关联,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图片影像的情景运用,还是充满了很多好感的,生动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以促使学生运用自主能力参与课堂教学,具有积极作用。例如,运用疫情这一时事热点来进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训练对扇形统计的图的制作和解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给各小组派发2020年4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统计数据,安排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中国及周边国家感染人数折线统计图,然后各组交换进行解读对比,在交流中获得学习。
(三)用好游戏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竞争情绪。竞争氛围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上进心和探索欲的增强。教师可以设置实物或虚拟奖励,来激发学生在竞争中实现自我超越的意识和情绪,提高课堂参与的兴趣。例如,长发题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进行观察,探究展开方法,引导竞相回答问题: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怎样计算?长方体有几种展开方式?有几种展开图案?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堂上的对学生的鼓励,发问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学生对不懂的知识可以立即发问,同时要时常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增强学生主体的意识学习过程的思考意愿。在数学课堂问题一时也体现了数学思维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对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也要为学生提问,营造开放的不良环境,鼓励的学生大大提问,积极发言,并适时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增强学生在面临困难时的无畏精神。
(五)在生活细节中积累对数学元素的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视角,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带领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微观的美和抽象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导向问题,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对生活中数学符号、图形、数字形态的观察,激发对数学概念、规律的思考,引起求知欲,建立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印象。在习作创作过程中,把这些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过程和印象、体会一起用数学语言、符号、图形进行解释,就可以变成独特的数学思路和素材[3]。
结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学模式,充分运用数学学科优势,挖掘生活素材,提升学生课堂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供优质服务,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充分的解答,并引导他们将问题进行发生提出更多的有利于学习的思路和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当成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意义和对生活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沈梦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18):125.
[2]曹大军.关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172.
[3]黄宝林.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