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课堂设问重在对学生思考起引导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彭新
[导读]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彭新
         四川省泸州市第十中学校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夯实解题技巧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塑造。让学生能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掌握分析能力,提高思维层次,教师需要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高效教学氛围,并且让课堂设问发挥相关作用,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解题一边推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设问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作用和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课堂设问;初中数学;思维引导

        引言:课堂设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维共振,这种共振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引发新知识,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设计和提出相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联程度是否够深,也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能力,给予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延展。另外教师还要避免过多自问自答现象的发生,让课堂设问真正起到领导学生思维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设问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万学之基,这句话的关键意义并不在于数学学科所教授的各类知识点,而是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应素质和能力。例如对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等。掌握了相应能力的学生,不仅会提高数学成绩,同时还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另外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更加侧重学生对各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决定了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做事风格以及行为准则。为此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初中数学课堂设问的重要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做到举一反三,有理有据,灵活运用,充分实践。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式和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拓展训练
        首先想要充分发挥初中数学课堂设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构建相应问题的过程当中,既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关联,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上下垂直分布。在两个圆形的接触点做好标记,上面的圆形不动,下面的圆形沿着上面的圆形外侧进行顺时针滚动。当标记点再次重合时下面的圆形回到原来位置时,该圆形自身旋转了几圈?
        这一问题就是对圆形周长这一基础知识点的思维拓展训练,很多学生会认为下面的圆形由于移动的距离较长,因此其周长的移动更远,自转的圈数会更多。回答两圈,有些同学甚至还会回答三圈。然而实际上由于两个圆的大小相同,周长相同,在旋转过程当中相当于两个距离相等的线段,因此下面的圆形只需要旋转一周就可以恢复原点。而这种课堂设问的方式对于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点理解,激发全新认知,拓展学习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二)注重对原有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提炼
        其次,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问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入对各类问题的归纳和提炼,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提升。反思和归纳是优化学生认知体系,提高学生对各类知识点应用的重要措施,经过相应设问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掌握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做好思维延展,提高思维层次。
        举例说明:(+2)+(+4)=?(-3)+(-3)=?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以同号两数相加的点,并形成结果。在进行课堂设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在同号有理数相加的过程中,研究和以及符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了解了和的绝对值和相关数字绝对值的位置关系之后再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问。同号有理数相加的规律和异号相加有哪些区别?在求取绝对值和数轴标点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每个数上再加一个正数,其和相较于原本的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这种设问教学的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在思维延续性上,只有帮助学生了解各类知识点的本质并不断进行分析、探索才能够提高数学思维的层次和能力。
        同理,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等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比如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如何检验一个未知数的值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比较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不同?只有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才能够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并且优化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设问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重新梳理。为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在构建课堂设问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入趣味性的例题,并且让学生以例题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自身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知识点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许芬英.初中数学课堂设问重在对学生思考起引导作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7):21-25. DOI:10.3969/j.issn.1671-7058.2013.07.006.
[2]张为章.巧设问题情境,激活初中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