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沈人亮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其他的行业和学界也逐渐被重视,

        沈人亮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中学  2018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其他的行业和学界也逐渐被重视,尤其以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界为甚。在当今社会,教育界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所以,现象理念的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念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现有改革有着及时雨般的启示。将现象教学与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将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界的一次有趣的尝试。
        关键词:现象教学理念;初中数学;阅读教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象教学理念迅速风靡了我国教育学界,它对于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学习能力和学习体系的建构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数学中的阅读教学则对于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现象教学理念的框架下,进行数学阅读教学的一些探究,见解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内在的学习动力的来源,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的学习。故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阅读训练为主体,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建一些有难度又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兴趣,进行思考。创建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的抓住要点和难点,难度要适中,问题内容要具有启发性。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反转性和戏剧性,使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之中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设计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亲近感和代入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入规定的问题情境中。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一章节时,就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某专卖店因换季清仓打折售卖一批衬衫,衬衫原来的价格为元800/件,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比相同)后,现在的衬衫价格为578/件,求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多少”这一问题情境提出后,教师就可以根据问题创建教学内容为:题目的关键词都有什么?你在这一过程之中看出的数量关系是什么?题目中所求的是什么?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你阅读后的感受是怎样的?然后让同学进行阅读,最后小组互相交流评价。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
        阅读不是仅仅只靠着直观的感觉去看。然后直线的思考,阅读是将讲求方法和策略的。用对了方法和策略,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开阔,效果更直观,效率也更快。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首先,教师在阅读开始前先提炼阅读提纲,让学生在大纲的指引下进行阅读的第一层筛选,通过第一遍阅读了解阅读内容,通过了解阅读内容产生初步认识和熟悉,提炼出阅读内容中包含的定理、公式等要点。其次,教师需要根据阅读内容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的概念、性质、公式和解题方法等要点用严密的逻辑性来为学生讲解分析阅读内容,在这些关键点上进行巧妙地提示,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吃透阅读内容中的要难点。最后,进行对学生自主性的训练,让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章节学习中,在例题“根据两个有部分重合的三角形,已知AB=CD,角ABC=角DCB,请问,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CB是否全等?”这一问题中,教师要首先引领学生阅读题干,提炼出题干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定理;然后根据阅读内容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为学还是那个进行拆解式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该怎样进行思考解决这类问题;最后,让学生围绕阅读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创建相似的问题内容,进行自我思考。
三、创建主动阅读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学会阅读
        很多教师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只刻板的进行知识的教授,然后根据例题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做题。整个一个教学流程下来,不要说阅读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的时间往往都没有,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机械麻木。所以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提供阅读的场景,营造阅读的氛围感,让学生可以通过“读”来学数学,通过“谈”来理解数学。其次,教师要在数学教学阅读中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尽力挖掘数学阅读资源,通过数学普及读物、书刊、阅读材料集等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思考的培养和锻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内容的练习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思维结构,使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题型,都能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提炼出问题的重难点,解题方法,解题公式和定理,从而逻辑清晰的进行问题的结构和解决。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这一过程就体现了读书的一条定律,读书要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指的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联系,由少及多;由厚到薄是指再进行阅读内容的拆分后,将问题的要点 确定后,进行排除,然后串联成整体,这两者缺一不可。
         结语: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思维为主要脉络的学科,但也不只是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说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的骨架,那阅读就是数学的血肉,两者搭配才能是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进行下,数学阅读教学应该被予以应有的重视,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进行数学的理解与学习。
         
         参考文献
        [1]舒荣芳.信息技术助力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提升——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实践例谈[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04):53+1-3.
        [2]潘越男.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策略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20(03):41-42.
        [3]陆敏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核心素养奠基——以“直观想象”素养要素培育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02):34+36.
        [4]梁文昌.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之直观想象[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10):28-2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